文<杨莹
无锡阳山镇北靠古运河,南临太湖,是中国著名的水蜜桃之乡。每年春天桃花盛开时,当地政府都会举办桃花节,6000亩桃花海气势浩瀚,美不胜收。到了夏天,枝头上的水蜜桃更是光泽饱满,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赞为“世上最美味的桃子”。
春天看花、夏秋摘果,冬天去阳山,访的却是文化。阳山古称“安阳山”,晋《阳羡风土记》载:“周武王封周章少子斌于安阳乡,为安阳侯。”其封邑就在这一带,故有此称。如今,当地人把大阳山、小阳山、狮子山、长腰山这4座相邻的小丘陵合称为阳山,山脚下的小镇就叫阳山镇。
冬天的阳山镇十分安静。水泥铺就的公路由东向西穿镇而过,新建的商店和住宅小院粉墙黛瓦,别具风韵。清晨雾后,绕着小镇走上一圈,耳边尽是风声鸟语。
阳山主峰大阳山在街镇西北不远处。从阳山镇乘车到朱村,下车就可以看见岩石裸露的山体。大阳山山壁很险峻,据元代王仁辅《无锡县志》记载:“山北大石,可为砻臼,始采于汉大夫陆端,旁近数州,藉以用之。”由于历代采石,山间尚留有清水洞、透天洞、扁洞等遗迹。听当地人说,阳山原是古火山喷发口,故地貌多异,山峰突兀,多断岩峭壁,明太祖朱元璋曾赞其“八面威风”。山上有一座朝阳禅寺,殿宇层叠,飞檐翘角,很是壮观。
大阳山不高,海拔不过200米,最适合我们这种漫步型登山者。我们边走边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便来到半山腰。远远望去,山间云雾缭绕,不禁开始想象春天山下沃野平畴、桃花灼灼的景象。此时,若有人从桃林四望,则东有小阳山,形如伏鳖,玲珑苍翠;北有长腰山,状若卧牛,长颈隆背;更远处还有狮子山。诸山连绵,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
兜兜转转,我们来到山脚下,邂逅了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安阳书院。整座书院坐西朝东,建筑格局东西对称,二进二庑,中间天井,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在江南地区并不多见。书院大门上仍保留着“安阳书院”匾额,门前两棵古银杏,树龄已达150多年,护院河上的小石拱桥则已有530多年历史。清朝末年,里人钱禄葭于此创办县立新渎小学,1939年改办安阳中学,后因故屡变校名,至1982年,改为阳山职业中学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