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7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

活着的美丽梦境

文<叶艳莉

“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的这一美誉,闻之已久。西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有“吴根越角”之称,唐宋时形成村镇,元时形成集镇,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说它是千年古镇,不假。那么,“活着”两字,是实是虚?一路风尘,从浙南赶到浙北的嘉善西塘,已是下午四点了。

有人说,透过活着的往事看世界别具魅力,而西塘正是这活着的往事。况正值薄暮,适合怀想。这样的西塘,这样的时刻,刚刚好。

层层叠叠的老房子在流水两边肩挨肩地排列开来,没有现代建筑杂乱地跳出,刺痛你的眼睛。见过不少老街,大多断裂而破碎,让人生出勉为其难的凄凉。这里的古色古香却不然,它是流畅的、完整的、自然的、健康的,惬意得让人无言。白色的墙,黑色的瓦,在自然河流与历史河流的浸渍里,褪去了初生时的火气,呈现出一种柔和的充满古意的色泽。高脊尖檐勾勒出抑扬顿挫的线条。屋舍不高,多为两层,小巧玲珑,俯着身子向土地,向流水。这样的尺度使人与土地、流水是那么接近,那么亲切,有着现代高楼大厦所没有的“地气”。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尺度,这样的尺度是谦和的、纯朴的。同样显示人性化的,是延绵数里的烟雨长廊。廊棚从家家户户的门外挑出,连成一片,覆盖着西塘的主要街道,把古镇和古镇人的生活连成一个整体。下雨天不带伞在古镇行走,也不会湿了一根头发。烈日炎炎的时候,廊棚则提供一路荫凉。廊棚中还设有靠背长凳,走得累了,可以倚凳小憩。西塘人就这样把一份善良、一份温暖物化成这带屋顶的街道。走在悠长的廊棚里,体会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心意,不觉醉了。

醉人的还有小桥流水,还有小桥流水中的生活。河水清澈饱满、柔软轻盈,是一幅流动的宣纸,把两岸的景致画入怀抱。石驳岸里镶嵌着一个个石河埠,是伸向河中的一段段琴键,弹奏着生活的乐章:浣衣、洗菜、淘米、剖鱼、谈笑……鳞次栉比的屋宇间,一条条窄弄像是五线谱,人走着,就变成了谱中的一个音符。直的梁桥,弯的拱桥,大大小小,长长短短,高高低低,使视觉空间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诗人画家追求的意境在这里已是生活的一项基本内容。黄昏的太阳如一只橙红的橘子倒映在水中,成对称的两个,衬着绿盈盈的树,水岸云天结为一体,美得让人呆住。时光的流逝,竟可以有这么美丽的形式。

信步行来,不时会与一些有趣有品的事物相遇。行到送子来凤桥,会为桥的别致与故事吸引。桥顶有棚,中有镂空花墙相隔,行人可各走一边。怎么走,可有讲究。古人认为,南为阳,北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送子来凤桥的南面成阶梯状,北面成斜坡状。男子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桥名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传说建桥时,有一美丽的大鸟飞来,桥边有一户人家恰好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人皆以为天降祥瑞,故取名“送子来凤桥”。如今,隔墙已成为有情人留言的所在。行于桥上,一边看墙上诸如“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人生路上有良人相伴”“牵着你的手走过我的世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暖暖情话,一边看隔墙花窗框出一幅又一幅水乡画卷,那一份缱绻风流,让人荡漾。

西塘122条弄堂中最出名的石皮弄,走着走着也就遇上了。两幢住宅间高耸的山墙夹峙出一条最宽不过1米的窄弄,天空成了窄窄的一道,于是有了一个美名西塘“一线天”。石皮,说的是用以铺地的石板之薄,石薄如皮,故名。石板下为下水道,下雨天弄内亦不积水。悠长悠长的小巷,最适合想象,想象一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梦一般地飘过。

走着走着,不觉就走入了一些如桐村雅居般古朴的小院。有着雅致花园和典雅厅堂的桐村雅居,还有风雅的主人。主人擅长剪纸,楼上陈列着他历年发表的作品。他的书法也是一绝,可以写反字。只见他用毛笔蘸水,往青砖地上写去,片刻间一幅“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的反字联文已在眼前轻舞飞扬。书美文美,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在空气中氤氲开来。

氤氲开来的,还有夜凉和暮色。两岸的红灯笼已次第点亮。在临水的一围美人靠上择个位置坐下,一边餐着饭菜,一边餐着秀色。沉沉的黑暗把白日里繁杂的线条块面全都删减,只留下简洁轮廓里结实的黑色块面,光色全集中在那一串串红灯笼上。大片大片的黑,一点一点的红,黑与红互相生发,黑的更黑,红的更红,那种神秘与妩媚,迷人极了。小桥静静地横在河水中间,桥上游人往来,不知我们成了他们的风景,还是他们成了我们的风景。此情此景,真如梦寐。

是的,西塘是一个美丽的梦境,一个活着的梦境。在现实中活得没有梦的时候,不妨到西塘来入梦,在梦中沉醉一回,柔软一回,把自己开成一朵妩媚的莲。

2021-12-07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1330.html 1 活着的美丽梦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