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安超
“多彩贵州·幸福苗侗”精品线路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六盘水市盘州市岩博村—黔西南州兴仁市鲤鱼村—黔东南州从江县岜沙苗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黔东南州凯里市下司古镇—黔东南州丹寨县丹寨小镇
“吃好了没有,吃好快放手,碗筷妈来收,出来一小会,我在门口等,等你这朋友……”
山歌在空旷悠远的深山峡谷回荡,在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下,听着歌声的每一个游人都在思忖:这山谷里,怎这般充满温情?
一个长相俊朗、身材高挑的小伙,跳起轻快的舞步,用期盼的眼神对着一群姑娘放声歌唱。唱罢,停歇,吹吹口哨,再唱。小伙那大方不粗鄙、果敢不放荡的优美舞姿,让我们这些远方客人的心也跟着激荡起来。
仿佛盛大剧情的开场,人们屏住呼吸,急切地期待。
静默过后,众人随着小伙那顾盼的眼神望去,只见对面山寨的吊脚楼下,一群头佩银饰、颈挂银项圈的妙龄女子盛装出现,妖娆美丽,仿若一个个天上飞仙,袅袅娜娜地起舞,一边舞一边似答非答地推攘着,嬉笑着。
哪位女神,是心中所爱?
“远来游方的客人,口哨何必太烦人?我的村子好养身,你的村子好养心,你把步子踏破夜,扰我平静的心灵……”
听,姑娘中,已有一位接着唱起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怕是早已心有所属。
这方唱罢那方起,你一句,他两句,歌声把山间的一墙一木、一花一草都唱得柔情蜜意。这是西江千户苗寨表演的“游方”场景,是当地世俗文化的展演项目。
在西江,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苗家村寨里,人们住着吊脚楼,过着农耕生活,民风淳朴,民俗浓郁,不管是生产生活还是世俗俚语,都传承着苗家儿女的文明。
苗家人“游方”,就是约会。通常在农闲季节、传统节日、办喜事和赶场天,就能见到苗家青年男女们彼此邀约,在一起游方。
他们游方,有专门的“游方场”。几个寨子的中心地点、村庄附近平缓的坝里,就是游方场。在黔东南、黔南的苗族同胞中,青年男女传袭着这种独特的社交形式,通过游方结识朋友、选择伴侣。
在苗族同胞间,自古流传着“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舞蹈”的说法。苗族青年男女的恋爱,一开始便有歌声和舞蹈相伴。来到游方场,素不相识的男女青年毫无拘束地公开或秘密地、集体或个别地进行摆谈、对唱。他们对歌时不拘一格,见啥唱啥,但又遵循着自律的规则,有着严格的礼仪与讲究。在游方时,青年男女们去掉平时的羞涩和拘束,真情流露,欢快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