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4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处暑云水

□ 鲍安顺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是说处暑后,天气还会热,每天需要一盆水洗澡,过十八天,到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那会受寒生病的。我想,那十八盆洗澡水,洗的是热汗污渍,也是季候的浮躁、时光的喧嚣,是让热浪终止,秋凉渐至。所谓处暑,意为“出暑”,那“处字”,有“终止”之意,是说炎热将过,暑气即将结束。

此时,在我国南方,或有“秋老虎”天气,余威肆虐。可是在北方,早已浓云变淡,秋高气爽。我想,处暑后,酷暑渐渐落幕,冷静的秋就要开始,那农耕的人们,也该停下忙碌的脚步,去看山看水看云彩。我听说,人生佳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说的正是处暑时,季候变凉变温,人也变得闲适安详,有了佳意净心,开始享受生活,通达人情风雨。有人说,处暑至,暑气止,它就像一双手,扼住了暑气的喉咙,让它落荒而逃,遁入草木山林,消失于水云之间。处暑,如一个休止符,让暑热季候告一段落,进入秋风飒爽的天地。这个时候,站在夕阳黄昏,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晚风徐来,美妙至极。

处暑云水,是风景,在夏与秋的转弯处,微笑着。云水苍茫,变化无穷,迎接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古人云:“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那天高云淡,是秋天主题,为一年最好时光,正如陆游《闲适》诗所云:“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看云卷云舒,是闲适之情,成处暑的佳意心境。有道是:“天地有大美,唯于处暑日。生命有大美,恰在停留间。”我想那让人停留的,必是拐弯处的风景。

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中写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后,冷空气南下增多,气温逐渐下降,诗人顿悟的暑散之美,是秋色万象,云彩疏散,野地风光无限,让我想起“牛吃河边草,我观天上云”的闲适美景。处暑,暑尽寒来,也是苦尽甘来,万物不再炽热,终归清凉,人心也不再浮躁。过了处暑,秋风飒爽,早晚出门,会被吹出鸡皮疙瘩。天远了,云远了,水清凉了,高高杨树,被秋风吹得瑟瑟发声。秋阳闪光,也是冷色调的。此时,人在葡萄架下,感受夜凉露重,那金风玉露、凉夜秋草,还有窗前月华、寒菊残荷,一切都是有情的。

早年听父亲说:“处暑下雨万人愁。”处暑怕下雨,因为气温下降有碍农作物的最后成熟,影响收成。处暑时节,有开渔习俗,也与水有关。沿海渔民在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开渔仪式,庆祝开船出海捕鱼。在我的故乡,开渔节则是抽干鱼塘水,抓鱼逮鱼捞鱼,热闹非凡。在江南,早年有放河灯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人们用木板编竹做成小船,放入祭品,还有荷花荷叶,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于水中,任其漂流,向神祈保平安。

处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仰望苍穹,观云观星,那是“暑去天渐凉,风动云飞扬”的气象。那寒暑交替,也是水火更迭。杜甫说“秋水为神玉为骨”,白居易说“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皆有深意,让人情动于云水中。我听秋雨,感觉最美的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正如余光中所说,“雨是最原始的敲打乐”,一场秋雨,如一首秋之进行曲,疏雨梧桐,骤雨击打荷叶,听觉上的美,呈现出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处暑的雨,一半是雨水清凉,另一半是火焰渐消的舒畅,人在天地,心在草木间,秋雨点燃枫林沉醉,热冷过渡,让我们看山看水,云淡风轻。

2021-08-24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8918.html 1 处暑云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