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3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陈出新

□ 钟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经验的高度总结和理论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质和中国具体实际的更深层次认识,也是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进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思想理念的内在联系

历史经验证明,自鸦片战争以来,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戊戌变法的君主立宪维新运动,再到辛亥革命谋求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都相继以失败告终。历史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民族性格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紧密相关。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念,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着深层的共通之处,容易凝聚起中国人民的社会共识。再如,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等,都与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念不谋而合。

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理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但是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供了土壤和养分。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结合“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逐渐发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结晶。

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要求

百年来的经验教训表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的过程。中国具体实际表现在很多层面,有革命的实际,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有改革发展的实际,但在深层次的表现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民族性格等精神层面的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中华文化的形成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文化的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广袤土壤之中,流淌在民族的血脉之中。

中国是一个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文明型国家。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华文明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必然要面临全球化和文明冲突的强烈冲击,例如“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的国际冲突并不是偶然,而是文明冲突的表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着百年历史的执政大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就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文化基因、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性格的深刻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阐释并不断发展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一步深化,是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更深层次要求。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个关键领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5000年发展交融演化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晶。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领域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一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发挥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当今世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气候危机、文明冲突危机,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博大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深度和谐理念、“民胞物与”的万物一体的共同体思维等,必将为人类文明应对一系列全球问题贡献东方智慧,发挥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正如季羡林先生所指出的“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这也是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对当代全球问题的新贡献。

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代表着一个文明型国家重新崛起于世界,也必然面临着与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体系的“文明冲突”。这其中,存在着由于话语体系不一致或不相容所带来的文明隔阂的问题,即西方话语体系无法兼容和解释中华文明的崛起。因而,非常有必要汲取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构起具有世界普遍价值的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对世界应有的贡献。

三是重塑新时代中华文化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构建新时代新文化的价值引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陈出新,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2021-08-13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陈出新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8698.html 1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