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勇
“百色起义·红色广西”精品线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红军亭—百色市田东县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市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市右江区粤东会馆)—百色市右江百色起义纪念碑园—百色市乐业县红七军和红八军会师地旧址
抵达广西百色解放路的时候,阳光正好,右江水静缓流深,壮乡的风经过街边骑楼的时候不动声色,但却勾勒出历史的沧桑,凹凸不平的石板街道古朴庄重,似乎衬托着这里曾经发出的革命呐喊。
这呐喊来自街道深处的一座岭南风格建筑——粤东会馆。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发动了“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开始了广西西部的工农武装割据,并在这里指挥战斗百余次。
光阴荡涤了硝烟,但奔流的右江记得;风雨喑哑了枪声,但静默的粤东会馆记得。作为红七军军部旧址,这里至今保留着众多红色史迹。
踏进雕梁画栋的大门,一座三进院落映入眼帘。走进一个稍大点的房间,一排比板凳稍宽一点的“床”整齐地列于靠墙一侧,那是当年战士们的宿舍。沿木梯登上旁边的一座小阁楼,里面一桌一椅,外加两条板凳和几块板铺成的“床”,简陋而朴素,据说这就是当年邓小平指挥战斗时居住的地方。
似乎有遥远的画面闪现眼前,那个身着灰蓝色衣服、一口川音的青年,在煤油灯下研究作战地图,指间或许还夹着烟卷……
史料记载,当年粤东会馆设有红七军司令部和政治部,司令部所属的参谋处、经理处、副官处、军医处等也在这里办公。如今,这里复原了百色起义决策会议的场景,在此肃立片刻,我们似乎隔着遥远的时光,依旧能感受到当年战事的紧张,以及指挥员们的殚精竭虑。正是由于无数先辈的付出和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宁生活。而今,那一段峥嵘岁月已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但粤东会馆还屹立在这片大地上,守望着人们的幸福。
根据牌匾上的记载,这处屋顶上镶满石湾公仔的建筑原为清代来百色的广州商人所建。当时右江水量丰沛,四季通航,大型货轮可直通广州、香港,吸引了广东、云南、贵州乃至全国各地商贾云集百色。这里原本是粤籍商人落脚、聚会和洽谈生意的场所,百色起义时,被无偿让给红军使用。
粤东会馆整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两侧配以相互对称的四进厢房和走廊,厅堂、天井、月门、甬道、阁楼,布局巧妙,结构严谨。
粤东会馆融古建、书法、雕塑、绘画艺术于一体。置身其间,仔细观看,你会发现其建筑细节大量运用“福、禄、寿”等元素,松、竹、梅、鹤、鱼、鹊等吉祥物随处可见。三处主建筑的石柱上,分别雕刻有花篮、南瓜、佛珠,表达了迎宾、多子多孙、敬佛等寓意,木质屋檐和柱子上也有许多精美雕刻和绘画。
青砖白壁,灰瓦木梁,琉璃飞翘于屋檐,花窗镶嵌于山墙。在一处房屋后,一条光滑的青石板小径延伸到视线尽头,不知当年那些背着长枪的革命先辈,是否也曾从这里匆匆走过,奔赴战场?或许墙角下的泥土,曾印刻着红军将士们的足迹。
从粤东会馆出来,不远处就是百色起义纪念馆。右江对岸,一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阳光洒在河面,幸福、安宁的气息在这片大地上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