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内长城全长520.77公里,作为“中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先锋队”“服务首都及国家对外开放文化金名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规划范围共计4929.29平方公里,将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
目前,北京地区长城文物本体的修护、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相关经费全部来自政府财政投入,2000年至今市财政已经投入约4.7亿元,公园主体功能区建设无法全部依赖财政投入。此外,过去在长城的修缮中热衷于把长城固化为八达岭的样子,多采用传统的博物馆展出和“热门”遗址的片段式参观,使得长城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缺乏亮点和整体性、展示内容和业态类型趋同度高,难以展示长城带状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完整历史。然而,在长城沿线地带搞大规模商业旅游开发,又容易忽视对长城文物本体和历史风貌的保护,虽然可以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但是文物面临较高的人为破坏风险。
文旅融合是长城保护与利用、投入与惠益的结合点,是有效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精细化、系统化和品质化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文旅融合并非文化和旅游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文化内涵丰富的长城资源为载体,借助旅游市场消费,通过深度相融,增强人们对长城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兑现长城文化价值。
以全域旅游为开发理念,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物质文化景观的场景效果,通过长城文化展示、旅游康养度假、户外体育运动等多种业态,打造文化创意空间,推动活化传承,提高长城展示、阐释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游客对长城的感知体验。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文旅融合可以推动促进北京地区长城历史文化的梳理和深入研究发掘,系统整合文化资源;可以提升旅游品质,引导文旅产品创新,拉长旅游产业链条,缓解财政压力,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可以促进沿线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完整的国家文化公园线性连接体系与服务体系。
通过完善“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体制机制,以政策激励激活多元化融合主体参与文化和旅游开发,塑造长城(北京段)文旅独特品牌,这张中华民族的“金名片”在北京亮起来。
(杨悦 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