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8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姚谦:相遇非偶然, 旅行和歌曲相互成全

姚谦:著名音乐制作人,词作家,音乐经理人。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西安丝绸之路电影节评委会成员。历任点将、SONY唱片负责人,EMI科艺百代唱片总经理,Virgin维京唱片总经理,现任大熊星国际多媒体总经理。20多年来,与多位乐坛巨星共同创作了不少好专辑好歌曲,个人发表原创歌词700多首。代表作:《鲁冰花》《我愿意》《如果爱》《原来你也在这里》等。

□ 任丽 刘峻溪

华语乐坛的金牌词作人、制作人姚谦写过许多歌:曾淑勤的《鲁冰花》、王菲的《我愿意》、萧亚轩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莫文蔚的《爱情》、辛晓琪的《味道》,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些歌多成为80后群体人生重要时刻的背景音乐,在经历人生高高低低的时候,因为一首歌得以被鼓励、被治愈、被点亮、被安慰,恰如姚谦新书的名字——《我们都成为有歌的人》。

2020年10月,记录我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传奇人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这部跨越百年私人记忆的“诗意纪录片”打动了无数人。影片最后,《短歌》响起,音乐人姚谦和陈粒把对叶嘉莹先生的崇敬和感叹唱进了歌里:“最近的天涯和最远的牵绊,记忆了片刻也完成永恒,所有漫长只为瞬间的光,不是偶然。”姚谦说,走过世界大大小小的城市后发现,人与人之间因为一首歌的相遇也不是偶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幸运和缘分。

遇见:收藏入歌

西安对姚谦来说是“充满感情和有着缘分”的城市。姚谦第一次来西安时,便被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西安人身上特别的气质所吸引,为此他还专门写过一篇专栏文章记述自己难忘的西安之旅。

后来姚谦发现每一次在西安认识的朋友都会莫名变成相交深厚、有固定往来的好友,比如他的新书《我们都是有歌的人》的编辑,就是他在西安认识的朋友。因此,对于西安,姚谦一直有着莫名的好感,“我一直都在想象着如果有一年夏天能够在秦岭度过几天,那该有多好啊!说不出来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但是隐约这种缘分,这种与这里的人之间的互动,在我生命里面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多年来,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间游走,因为缘分而相聚的情意成为姚谦作品中歌唱的主题。“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至少还有你》是由姚谦作词、林忆莲演唱的一首情歌作品,可谓脍炙人口。姚谦回忆说,那首歌他写了很久都没写好,后来有一次他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开会,某天下午他散步到梵高美术馆与荷兰国家博物馆之间的草地上休息,看很多家庭坐在草地上野餐,还有人聚在一起踢足球,年轻的妻子与小孩就在一旁围观。“那天是个阴天,但大家还玩得如此心情晴朗,其实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有自己喜欢的人在旁边这种感受吧。”那时的姚谦正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单身状态,忽然被眼前这些情境激发起一种深深的感动,《至少还有你》应运而生,成为经典。

音乐是不同时地、不同境遇下自己内心的投射。今天的姚谦喜欢走到哪里就去关注那里的人们在听什么音乐,之后记录下来进行整理。“用音乐来记忆那一段旅行是我最近非常喜欢的方法,也符合我现在对音乐聆听的方式,我更希望跳脱自己固定喜欢的音乐模式去感受更多元的音乐类型。”姚谦说,旅行和音乐让自己意识到,这个世界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包容各式各样的文化、人种、语言和地域风情。

旅行:丰富阅读

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木心先生曾写道:“零零碎碎的如意总是有的,然而难以构成快乐。”所以,这个时候,先搁置自己的生活,出去走走,看看“我”之外的世界。在流行音乐之外,姚谦爱好旅行以及涉足其他艺术相关领域。旅行之后将一路收集到的音乐进行整理,通过音乐再来回忆那一段旅行,成为他的乐趣。

姚谦介绍,在一次去往墨西哥的旅行途中,他听到了很多当地的街头音乐,回来之后开始深入研究,随之对墨西哥当地的文化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好奇和向往,他希望如果有机会能够再回去进行一场深度游。在葡萄牙的旅行过程中,他在当地的酒馆听独唱歌手和着吉他和弦演唱葡萄牙的一种民谣“法朵”。女性歌者们通常一身深黑色盛装,坐在那里演唱关于流浪、思乡和悼念爱情的歌,悲伤又浓郁的调子,在很多电影和纪录片里都出现过,令人着迷。

每个人旅行的意义都不尽相同,对于姚谦来说,最吸引他的是其中人文的部分。人文的魅力带来后续的延展,也丰富了阅读。“就像我去了墨西哥之后,就会挑选与之有关的内容来延伸阅读,了解更多的细节。”他说。

姚谦当年为刘若英写下的那首著名情歌《原来你也在这里》,就是藉由阅读引发的感悟,这首歌背后描绘的是作家张爱玲一生兜兜转转的故事。张爱玲曾在文中写道:“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姚谦把这段文字带来的灵感写成了歌,歌中他写下:“在千山万水人海中相遇,原来你也在这里”,与张爱玲的原句有了同样的情绪。

“旅行与音乐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沟通,都是一种深度对照自己内心的方式。”姚谦说,旅行途中听不同语言,看不同地域的人文和景色,其实都是重新对照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渺小,需要了解的还有太多。

歌者:心有所持

新冠肺炎疫情暂停了姚谦的旅行计划,也让他一整年几乎没有写歌,按下暂停键的日子,为他带来沉淀和思考:世界这么大这么美好,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

2020年三四月份,姚谦创作了一首关于疫情的跨国公益歌曲《我想和世界说》。姚谦说:“那时我听到太多人写了抗疫的主题,大多是歌颂医护人员,鼓励大家勇敢坚强……我想,有没有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关注这件事情?换一个角度去讨论世界各国的人们共同面临的难处。”

“我多么想念着在窗外的小伙伴,他们啊是否也一样的挂念我吗?浴火后重生的树林都勇敢发芽,还有什么忧伤是不能抵挡?”在姚谦创作的《我想和世界说》中,他从澳洲森林大火后烧掉的树长出了绿芽写起,写到野生动物在放归残存森林后的状态,然后联想到那些因为疫情被困在家中的孩子们渴望放飞的心情……宏大的主题和世界观被他变换视角写进了歌里。“我们是不是伤害了地球?伤害了这些生物,包含我们自己的孩子?”童谣般的吟唱更多对照的是成人的世界。

2020年11月初,在东方卫视《我们的歌第2季》节目中,李玟和常石磊在临时合作中演唱了姚谦创作的歌曲《每一次想你》。“每一次我想你,就会发现更深一层了解自己……”20多年后李玟重唱这首老歌,表演中几度落泪。李玟曾对媒体说并不喜欢这首歌,是被姚谦逼着录的,而后来她却在万人迷演唱会上表示这首歌能代表她的心,如今她哽咽流泪地演唱这首歌,歌中细腻的情绪同样唱哭了听者,“少时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如今,姚谦依然在用他的笔触为世界而歌,也为内心而唱。“作品面世之后,它就不再属于作者,而变成歌者、听者、读者各自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姚谦说,如果某一刻你被这其中的情绪所感动,那是因为我们都是有歌的人。

2021-01-0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3773.html 1 姚谦:相遇非偶然, 旅行和歌曲相互成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