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美丽而神秘,那里有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朵、纯洁的空气,也有多彩的民族文化、浓厚的宗教氛围、辉煌的布达拉宫。与此同时,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地处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长时间内难以修复。
近几年,随着自驾游盛行,进藏的背包客越来越多,一些人找不到扔垃圾的地方,便将垃圾随手丢弃在旅游区、318国道沿线,破坏了西藏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何处理好旅游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藏旅游发展的痛点,也一直困扰着次仁曲宗。
次仁曲宗是西藏圣洁导游服务中心的一名藏族导游。在10余年的导游工作中,她以身作则,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呼吁游客共同守护西藏的圣洁。
在带团过程中,次仁曲宗经常劝阻一些旅游不文明行为,比如主动提醒游客不要乱扔垃圾,她自己也会随身携带垃圾袋分给游客。“刚成为导游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后来,在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后,我学会了以身作则。每次带团出游遇到地上散落的垃圾,我都会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袋,带到有垃圾箱的地方再丢弃。”次仁曲宗说。
次仁曲宗还参加了由原国家旅游局、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发起的“美丽公约”文明旅游公益组织。该公益组织于2015年启动了“美丽公约 擦亮天路——接力清理进藏公路旅游垃圾公益行动”,旨在号召进藏游客文明旅游,主动清理进藏公路沿线旅游垃圾,共同关注和参与环保事业。
次仁曲宗在“美丽公约”发起人史宁的启发和鼓励下,在拉萨逐渐建立起一支志愿者队伍,并担任队长一职。起初,她动员身边的家人朋友加入进来,在旅游区周围、318国道线上捡拾被丢弃的垃圾。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意识到,几个人捡垃圾的力量远远不够,要想办法建立壮大志愿者队伍,通过实际行动号召更多人加入进来。
身为队长,次仁曲宗每次组织活动前,都会向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发出十条“美丽公约”倡议:“爱绿水青山,爱健康快乐,爱主动互助,爱诚信买卖,不乱丢垃圾,不乱刻乱画,不乱躺乱卧,不大声喧哗,遵守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规定,尊重当地人的习惯、信仰、风俗。”每一位志愿者都会系上具有象征意义的蓝丝带。一条条蓝丝带,将守护西藏圣洁的信念传递到每一位游客心里。
不少参加过活动的志愿者表示,今后不会再乱扔垃圾,并会发动身边更多的人成为文明旅游志愿者。他们还把蓝丝带发给自驾游客,游客了解到“美丽公约”的理念后,把蓝丝带系在身上、背包上和车上,并承诺自己不会乱扔垃圾。
目前,“美丽公约”志愿者队伍仍在不断壮大,在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的支持下,已经建立了50支本地服务队,一同为减少西藏旅游垃圾而努力。
凭着“文明旅游从我做起”的实际行动,次仁曲宗被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授予“全国优秀队长”荣誉称号。她说,“守护青藏高原从我做起,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这种观念传递给全中国人民,让广大进藏游客积极投身文明旅游实践,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让文明之花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