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5日
第01版:旅游报01版

叮叮银响 彝族非遗敲开致富门

□ 本报记者 王玮

有人说:“只要有彝族人居住的地方,就能看到瓦曲村加工出来的银饰。”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近日跟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乐青地乡的瓦曲村。

行走在瓦曲村的乡间小道上,可以听见从彝家小院内传出的小锤敲击银子的声音。瓦曲村360户村民中有200户银饰加工户,他们加工的银饰不仅在凉山州畅销,还销售到了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在成都宽窄巷子、峨眉大佛禅院也能看到。瓦曲村驻村第一书记唐开清自豪地对记者说:“脱贫路上,正是这叮叮银响,让我们在2016年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如今,瓦曲村每年加工的银条突破3万公斤。从事银饰加工的家庭,每户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多的能达到30万元。”

不仅如此,2017年,“彝族银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凉山州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瓦曲村成功创建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2020年,瓦曲村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曾经贫困落后的瓦曲村靠银饰加工“大有作为”。

瓦曲村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唐开清授命来到瓦曲村任职,带着村民种过半夏、百合,养过鸡鸭,效果都不理想。唐开清总结发现,能为其他村带来经济效益的种养殖业,因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帮瓦曲村增收。正当唐开清一筹莫展时,村民小院内传出的小锤敲击银子的声音启发了他。经过走访,唐开清发现,瓦曲村村民加工的银饰在凉山州内颇受认可,从事银饰加工的村民基本没有经济上的困难。

“发展银饰加工产业,让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就能实现增收。”唐开清豁然开朗。然而,问题来了,别说是当时的贫困户了,就连非贫困户都表示拒绝加入。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是有实力的人家才能做成的买卖。我们没有手艺、没钱购买原材料、没有销售渠道,凭什么能做好银饰加工生意?”

面对大家的顾虑,唐开清马上想到,可以让这些村民先到知名度较高、销售渠道成熟的银饰加工“大户”家中学习,学得好的可以帮工赚工资。

然而,“招收没有经验的学徒要投入的时间成本太高。”对于唐开清的这一想法,一些“大户”委婉地拒绝了。

“这是帮助瓦曲村脱贫致富最有效的方法,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唐开清和村支书商量,决定从做通“大户”的思想工作入手。唐开清发现,村里20名党员中,有15名是做银饰加工的,而曲目阿且就是其中一位老党员。于是唐开清一边召开党员动员大会,一边专门到曲目阿且家拜访。没想到曲目阿且的思想工作一做就通,他表示,愿意帮扶村里的贫困户和其他村民。曲目阿且最终吸纳了几十位村民加入他的银饰加工作坊。了解彝族银饰加工行业的人都知道,曲目阿且这样的银饰加工“大户”心甘情愿放下手中的活,抽出时间帮扶村民,实属不易。

看到村里最有发展前景的银饰加工“大户”都行动起来了,其余的几家“大户”的思想也有了转变。乘胜追击的唐开清想到了“1个党员+1个‘大户’+1个群众”的结对帮带机制,让党员分头继续动员其他银饰加工“大户”帮扶群众,很快村里10个银饰加工“大户”全部加入帮扶工作,吸纳村民就业、带动村民创业。

凉山州把就业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多个有着传统技艺基础的村庄都通过技艺培训和创造灵活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创业。在党员干部以及“大户”的带动下,瓦曲村成了其中的“示范村”。

走进曲木阿且的工坊,村民威色达尔子正坐在院坝,拿着一把小小的镊子,细如发丝的银线在他的手中穿梭。威色达尔子告诉记者,他们的工资是按天来计算的,旺季的时候每天能赚300元,淡季每天也有100多元。另一位银匠阿尔阿别说:“这份工作就在家门口,每天收工后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现在,不少跟着曲木阿且学习手艺的村民都选择留在他的工坊工作。“村民跟着我干劲十足!”思路开阔的曲目阿且,这几年的生意经营得不错,带动了数十户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今年6月,我们成立了越西县瓦曲彝族传统银饰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85人。目前,合作社拿出了一笔资金,专门对社员进行银饰加工的统一培训,这样一来可以减轻银饰加工‘大户’的负担。”唐开清说。

尽管瓦曲村通过“传统手工银饰加工非遗项目+脱贫攻坚”的方式已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是,如何保障那些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有可持续的收入?在西南财经大学读研究生的村民曲木五达向唐开清建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让已经初步形成银饰加工产业链的瓦曲村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让银饰制品走向大众市场也许是最好的出路。

那么,突破口在哪里?“机遇马上就要来了。”唐开清告诉记者,成昆铁路复线预计2022年通车,其中一个二级站就在瓦曲村附近,从成都到这里预计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现在在城里生活的人,对乡村的非遗技艺很感兴趣。我们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彝族传统银饰改良成旅游商品,在村里开辟游客体验工坊,让游客自己学着制作银饰,这样一来,可以把成都甚至是成昆铁路沿线的游客吸引过来。此外,我们准备对合作社的银饰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和宣传,在社内成立工作室研发新产品,并对村里各个银饰加工‘大户’实行统一管理,那么,品牌化发展之路也就走通了。”话虽如此轻松,但唐开清怎会不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一边向村里的老银匠讨教经营经验,一边想方设法让思路开阔的年轻群众返乡创业,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相关对口企业,请他们一起帮助瓦曲村发展……唐开清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又开始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只有一个念头,为瓦曲村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把瓦曲村的银饰卖到更多地方,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有机会到这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来坐一坐,也让瓦曲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2020-09-15 王玮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0588.html 1 叮叮银响 彝族非遗敲开致富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