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1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玉树巴曲河畔电音派对

海拔3600米的高原狂欢

歌手赛吉美朵

文/图<刘运泽

8月的青藏高原已经渐渐有了秋天的影子,风开始变得硬朗,阳光却依旧那么浓烈。很多时候,高原是安静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总是手拿着经筒和念珠,慢慢地走着。虽然也时常下雨,但雨水不像人们的脚步那样悠闲,多半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时会把一拱巨型的彩虹留给被雨水淋湿的人们,当作一种道歉。而人们也只是掸掸身上的雨水,露出几颗白牙一笑,继续慢慢走着、走着……

其实,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们也不都是这样慢悠悠的性子,相反,他们内心深处是无比豪放和热情的,在遵循传统文化和信仰的基础上,他们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外界的不同文化,尤以年轻人为甚。街舞、走秀、说唱、乐队……这些经常在内地综艺上才能见到的表演形式,在玉树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几年,玉树也涌现出不少新生代艺术表演者,有的甚至成为歌唱家、舞蹈家。

高原的气候往往不容人们有更多时间去享受热烈的夏天,但这里的人们却乐在其中。夏末初秋,缓缓流过的巴曲河成了这个时节玉树最热闹的地方。生活在高原的人们更喜欢到有草原、有河流的地方,或是甜蜜的情侣,或是亲子一家,抑或是成群的伙伴,在草原与河畔上搭起一顶顶藏式帐篷,不再像往常一样慢慢走着,而是唱起欢快的歌曲,跳着藏族舞蹈,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巴曲河流经巴塘草原,在玉树市与扎曲河相汇,慢慢汇入下游的通天河。天性喜欢冒险和刺激的玉树人利用河流的天然落差修建了若干个漂流点,很多国际性的漂流赛事就在这里举办。而这一次,漂流码头摇身一变,成了年轻人夏末狂欢的主场。玉树首届巴曲河畔电音派对以时下盛行的party模式,凸显着新时代玉树文化和旅游活动正向着年轻化、国际化、时尚化、潮流化迈进,表演者多为玉树本土的乐队和歌手。整个电音节更像是一个交流平台,让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让更多的人在尽情释放的快乐中感受到年轻一代所蕴含的力量。

热闹非凡的电音派对极具创新,将舞台搭建在了码头的水面上。玉树舞梦馆的自创街舞表演和一首《My City玉树》,一下子就让现场气氛变得火爆起来。《My City玉树》得到了大家的欢呼和掌声,不仅是因为表演者独特的嗓音,更是因为那些动人的歌词:“每个刻骨铭心时刻都会记住,文成公主庙的灵光、嘉那玛尼石的光芒,这些神圣的地方,都赐予我们力量,自由豪迈的康巴少年,飞驰在无边的巴塘草原。”短短的几分钟,表演者将自己家乡的美景与康巴文化,深深刻在了每一个听众的心里。

巴曲河畔电音派对也并不是从头“闹”到尾的,也有令人身心俱静的时刻。来自玉树本土的6个年轻人以“嘉那嘛呢”为乐队名称,以藏族原声音乐为主,吸收融合了世界各民族音乐,用悠扬的旋律让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得到心灵的宁静。“嘉那嘛呢乐队”一首改编的《在那东山顶上》令在场所有人都陶醉其中,甚至在演唱结束后大家都不能从歌曲中抽离出来,久久沉寂后,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玉树首届巴曲河畔电音派对的举办不仅仅是套用现有模式去打造的节庆活动,更是真正将本土文化与新时代的潮流文化相结合,给当地人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将乡村旅游、周末旅游融入其中,为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首次举办的玉树巴曲河畔电音派对由玉树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主办,参演者多为玉树本土乐队及歌手,以时下盛行的电音派对模式丰富了玉树人民的日常生活。

2020-09-01 玉树巴曲河畔电音派对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0230.html 1 海拔3600米的高原狂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