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凯
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加速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赋予了旅游业更加多元化的业态和个性化的游客需求。高职院校以培养中文导游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变化的文化和旅游市场对导游人才的需求变化。同时,伴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体制的不断变化,学生专业综合潜质的差别问题日益突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弱等也逐渐成为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不可忽视的问题。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对导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和剖析,对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维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期为文化旅游产业培养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标准、高质量导游专业人才。
传统导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为准确把脉导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学院对旅行社、景区等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企业走访、游客随机采访、数据分析。深入剖析了导游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入境旅游的迅猛发展,外语类导游,特别是英语类导游非常缺乏,大部分旅行社聘用的外语导游员多为外语类专业转行的人员,存在导游职业能力差的问题。二是随着休闲度假、体验等旅游形式的普及,诸如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专项旅游发展迅速,但传统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专项旅游知识较为缺乏,专业性弱。三是高职院校导游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与企业行业脱节,不能很快融入行业、融入岗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独立带团,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此外,导游行业流失率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三年后,仍从事导游工作的已不足10%,大部分转行或从事旅行社的非导游类工作。四是发现该专业学生在专业综合潜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差。分析表明,传统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
导游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针对传统导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在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
一是针对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多维度创新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文旅融合、产教融合新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中正视学生综合潜质存在差异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调整措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是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深入开展特色班建设。首先,结合入境旅游发展对英语导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英文导游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其次,结合专项旅游发展对导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专项导游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再次,面向迅猛增长的出境旅游对导游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出境领队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三是实施“博望行动计划”,打造校园旅游生态,培育全素养、专业化导游人才。构建引企入校、引景入校,校企互融贯通的立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以西汉著名旅行家张骞的封号“博望侯”命名的“博望行动”。引企入校,与欣欣旅游合作,在校内建设“欣欣文化旅游实训室”,充分利用欣欣旅游作为服务于文化和旅游全产业链,科技型企业的优质资源,为导游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旅游从业人员信息化课程体系,包括旅游集团全链路数智化集控系统、旅行社业务管理系统ERP、旅游B2C营销管理工具、旅游B2B平台交易管理系统等实战教学资源。引景入校,与知名5A级旅游景区蓬莱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打造“高校中的蓬莱阁”,在校园中呈现蓬莱阁景观文化,设立“蓬莱阁日”,并且举办由企业和师生共同设计的专题活动。在导游人才培养中融入企业技术、融入企业师资、融入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发展。达到校企贯通,深度融合,共育人才的目标。
导游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创新点
(一)育人理念创新:持续探索旅游+教育深度融合,引企入校、引景入校,专业和行业零距离融合对接,形成特色的专业办学宗旨。在导游人才培养中贴近产业行业和业态,贴近职业能力和岗位。特别是对入境、出境及国内的专项旅游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市场需求,对导游专业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创新调整,使导游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了中文、英文、专项导游、出境领队等多方位立体化的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了市场的导向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专业综合潜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考察,按照不同的潜质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了分类培养。
(二)课程体系创新:搭建了“1平台+N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保证导游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结合各个方向的培养目标,分别设计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导游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为平台,以多方向特色化导游培养为模块的“1平台+N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了校企贯通,校内外一体化培养模式,创新实施了“两点”+“一线”的立体化实践教学路径。其中的“一点”是校内文化和旅游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在校内建设了高标准的3D全景模拟导游室、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校园微缩景观区和众多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和旅游实训基地;另“一点”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与省内外50多家旅游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一线”是山东省全线,学院每年安排学生到全省的包含所有5A级旅游景区在内的景区景点进行实际地考察、跟团及导游讲解体验。
(四)教学质量创新:打造了“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教学质量提升动力机制。坚持不懈地举办每年一届的校园导游大赛,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届,吸引全院近4000多名同学参加了赛事活动。校园导游大赛是与导游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赛事活动,以赛促教,以教带赛,形成了完备的赛事机制和赛事文化,使专业赛事无缝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完美融合。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导游人才培养经过三十年的创新与实践,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导游专业人才,成为行业中的精英和栋梁,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得到职业教育界和旅游业界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