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最美的相遇

□ 郭文姝

一窗秋雨,不觉已连绵数日,无论梦里还是醒着,总是淅淅沥沥地下,日渐缠绵,欲走还留,不愿停歇,直至入了眼,湿了心。让人有了一种莫名的情愫,慢慢在心里洇开一场天上人间的美丽与哀愁。

七夕,一个凄美的节日。传说这一日牛郎织女要跨越天河的阻隔,在鹊桥的尽头,一期一会,以慰藉又一年的相思之苦。在流传千古的诗文里,唯有清江的《七夕》,独独与我有了心灵的契合,让我怦然心动,或许是他诗里画境般的禅意让我着迷。

禅魄诗魂渗透唐朝的各个角落,给人以端然的静美,洗涤人的灵魂。《七夕》是一首纯粹的情诗,“七夕景迢迢”,只一句便入心,有了一种顿悟世间离情的悲凉和苍茫。愈加清冽的“相逢只一宵”“离别在明朝”,千回百转,更是让我不忍释卷,瞬间便置身在一个隐藏着万般挂碍,千般愁怨的世界,无法解脱。只待那柔软的网渐次收紧,将两颗相爱的心卷起,生出温柔的情愫,感动了天地,将温暖与光明还给世间,慢慢过起寻常的烟火日子,不再只是爱情的浪漫与虚幻。

读这首诗时,心中总有一个背影,风骨俊逸、竹杖芒鞋,在云烟中若隐若现,挥之不去。不知清江写这首诗时,生了怎样的念想。他放下碌碌红尘,在莲台下剃度,手里应时常捧读一本《南华经》,更通晓六祖慧能参禅的故事。万般皆空,但他终究还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诗人,有着诗人的情怀和柔软。

清江是唐朝众多诗僧中的一个。作为诗人,记述他生平只有短短几个字:会稽人,善篇章。大历、贞元年间,与清昼齐名,称为会稽二清。《全唐诗》现存清江的诗二十首,证明了在人才济济的大唐有他的一席之地。作为僧人,法照评说:“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他先后得禅宗心要,并游方遍访名师,僧传称其为“精义入神”,又称其为“释门千里驹也。”

清江传承了唐代僧诗的“清苦”风格,他的诗中,愁苦、寂寞等字句屡见不鲜。“病身空益老,愁鬓不知春。”“家贫知素行,心苦见清溪。”“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他把生活过出了诗意,游方访道的闻见,对贫病的嗟叹,修行的愿望,酬答之深情,精修佛道的理想都是他的诗情、诗境、诗声。

七夕是属于有情人的,却被一个僧人写得如此委婉,在当时已遭物议,但如果对南朝以来惠休上人所建立的僧诗传统有所了解,则不必对此大惊小怪。诗里暗丽中含着空静,寒凉中透着多情,有着一种隐约朦胧之美,婉曲空灵之境。画面疏落明丽,寓情于中,令人叹惋而怅然。“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五味杂陈的人生,最逃不开躲不过的便是生离死别。七夕,只是给了世间痴男怨女一个美好的托寄,不至于相思得太苦罢了。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人生便是为一场场情缘而来。有缘,便会相守一生。而当缘分尽了,一切挽回皆是徒劳,莫若云淡风轻便好。当更漏在催促明朝的离别,人生的旅途便是又一个新的征程,挥手别去,不究过往,不畏将来。月来、云去,风来、雨歇,光阴里还有一种等待,让你足够温暖。

这是一座烟雨迷蒙的城,在细雨的夜里,整理荒芜了一季的心思,为七夕唯美了千年的爱情写下一笺《最美的相遇》:这并蒂的花朵,你什么时候开放,带来最美的相遇,一滴晶莹的晨露,在漆黑的夜,找不到它的归宿。

2020-08-2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0018.html 1 最美的相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