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促复苏 酒店业界多管齐下

□ 本报记者 王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酒店行业一直在尽力为需要住宿的人们提供帮助。然而,“春节以来,全国各大酒店入住率下滑80%以上,有的入住率不足4%”也是酒店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随着各行业逐渐复工,酒店经营者们在“救人”的同时也启动了“自救”模式。

保住一线员工

酒店作为高固定成本行业,受疫情影响很大。要不要降低人力成本?采访中,多位酒店集团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裁员。

华住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季琦在《关于疫情的第二封信》中这样说道:“保住一线员工是第一位的,这是长期制胜的根本。”

开元酒店集团总裁陈妙强表示,不管损失多大,集团办公会议决定,不会通过裁员来应对危机,不让员工因失业陷入困境。

这一承诺的背后,可谓是千斤重担。相关数据显示,正常情况下一家连锁酒店一位一线员工的人力成本每月要6000元左右,按一家酒店集团有10万名一线员工来计算,每月的人工成本就是6亿元。

为了表达企业对于保住一线员工的态度和决心,包括华住、亚朵在内的多家酒店集团管理层选择自愿降薪30%至50%。

采访中,也有酒店集团的管理者表示,假如疫情时间超过3个月,在用工问题上有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比如通过员工调休、部分上班,只发基础工资、暂缓支付社保养老保险等方式来应对。

记者从多家酒店了解到,许多一线员工表示愿与企业同舟共济,或要求只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或同意延迟发放工资。

对此,有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认为,企业尽力保障员工利益的做法,会得到大部分员工的回应,在疫情过去以后,他们更愿意通过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当然也要综合考虑所面临的困境,谨慎评估自身实力,毕竟支撑下去才是最关键的。

培训网课热播

在复工时间未定的当下,大部分酒店经营者达成共识,就是利用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修炼内功。

记者对比几家酒店集团的直播网课发现,酒店直播网课大致分为两方面内容:一部分是针对管理人员的,主修方向为疫情下如何做好开工准备;另一部分是针对员工的,以提升员工基本功为主。

记者从开元酒店集团了解到,从2月15日起,该集团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开放了多种线上培训计划,所有培训均由开元大学组织完成。直播课程涵盖了品牌建设、市场调研、收益管理、销售、电商、运营等多方面。酒店还向一线员工推送了26个技能操作视频课程,使其在停工期间也能提升技能。

为了帮助酒店员工修炼内功,各地的旅游饭店协会也行动起来,纷纷开通公益直播课程。近日,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分会联合包括美团大学在内的多家酒店教育咨询类企业,推出了系列直播课程。内容涵盖疫情下的企业用工管理、如何打造酒店员工情绪的“防疫墙”、疫情期间酒店经营和管理应对策略等。直播观众数量次次破万。

产品不断升级

如果说修炼内功只是酒店“自救”的对内措施,那么,不断升级防控产品和服务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则是仍在营业的酒店的对外“自救”措施。

连日来,为了解决企业无宿舍或集体宿舍无法达到“个体居家隔离”标准的难题,多家酒店集团推出“居家隔离房”产品。

华住酒店集团旗下2300多家在营酒店提供“净新房”服务。为了保障房间清洁卫生,华住制定了26道清洁步骤,并提供早餐分餐和送餐到房服务。

汉庭酒店仅空调清洗杀菌这一项工作就新增了多个深度清洁环节。

还有多家酒店提供的包括自助入住、机器人送物、零秒退房等“无接触服务”,深受客人的喜爱。

此外,首旅如家酒店集团于近日宣布,再次升级安心住服务,在全国推出1800家“放心酒店”,围绕酒店公区、厨房、客房三大空间,制定了24项专项清洁标准,落实59项防疫清洁措施。首旅如家App还特别增加了自助选房功能。

拓宽销售思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谷慧敏表示,在市场需求很低的当下,对于酒店业者来说,各种形式的节约成本也是“自救”的方式。对此,一些仍在营业的酒店,已从关闭部分楼层或只开放少数楼层开始,通过集中管理来控制成本支出。

此外,拓宽销售思路也成为一部分酒店“自救”的另一种选择,如开拓外卖市场。

北京宣武门商务酒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酒店在线上为客人提供预订服务,然后将客人选购的食材当天快递给他们。后来,为了满足市民持续的预订需求,酒店就从批发市场引进新鲜的蔬菜,平价提供给市民。

为了保证员工的饮食安全,一部分已经复工的企业也开始挑选外卖餐饮机构。食材可以溯源、拥有严格检疫措施的中高端酒店成为他们的首选。目前,已有多家酒店推出性价比颇高的商务套餐和盒饭,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看到纷至沓来的订单,一些酒店选择与互联网外卖平台合作,采取“线上建店”“无接触配送”等方式拓宽外卖市场。

对此,上海星硕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官袁学娅建议,位于城市商务区或工业园区的大型会议酒店,可以采取提供餐饮服务的销售方式,服务对象可以锁定为酒店周边已经复工的办公楼或者大型工业区企业的员工。“但是,也不是所有高端酒店都适合在这个时期发展外卖服务。”袁学娅提醒道。

意识到自身短板的度假酒店开始预售疫情过后的度假产品。如诗莉莉酒店集团以三至五折的优惠价格售卖全国4地13店的三天两晚通兑劵,还赠送附近景区门票等。

一些酒店集团更倾向于从单纯销售客房间夜向生活方式平台发展。“在企业的业务构成中,非酒店业务发展迅速,过去一年生活电商销售额增长了500%。当下,我们的电商平台售卖的消毒清洁产品、洗护产品正是消费者需要的,销量很不错。”亚朵相关负责人介绍。

正如有专家提醒的那样,在当前的形势下,酒店业者不能盲目乐观,也无须过度焦虑。这个时候,更应该多些冷静的长线思考,为疫情结束后的春暖花开做好准备。

2020-02-25 王玮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4351.html 1 促复苏 酒店业界多管齐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