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31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找”出来的服务机会

邢子琦 绘

□ 陈文生

案例

笔者在某酒店授课时,发现了这样几个案例,说的都是一线服务员如何在工作中“找”出服务机会,得到客人称赞。

案例一:淋浴间里的塑料椅

一天,该酒店卫生班服务员潘大姐发现,某客房的淋浴间门口放着一张脚凳。这张脚凳原本是放在靠窗的沙发椅前,供客人搁脚用的。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仔细再看,脚凳椅面还用一大块塑料薄膜包了起来。

潘大姐知道,这个房间的客人是一位参加某学术会议的老人家。会不会是老人行动不便,要用它坐着洗澡呢?有可能。于是,她找来一张较为结实的高脚塑料椅放进淋浴间,将脚凳复归原位。

随后,潘大姐一直留意并等到老人家会议结束回到房间。经过当面沟通,果然如她所想,老人家是想坐着洗澡。现在有了塑料凳,洗澡就方便多了。老太太直夸潘大姐想得周到。

案例二:多出来的盘子和水果刀

某日,客人谷先生午饭后回到房间,发现茶几上多了一个盘子,盘子上还有一块叠成花样的餐巾和一把水果刀。谷先生知道,这一定是上午整理房间的服务员送来的。

原来,上午,谷先生拎着一袋苹果回来时,恰逢卫生班的夏大姐正在整理房间。只有服务员知道他带回水果,盘子和水果刀自然是细心的服务员送来的。谷先生十分感动,立即打电话到房务中心,要求转达他对服务员的谢意。

案例三:晾在卫生间的衣服哪去了?

某个周末,客人易先生将换下来的一套内衣洗了,晾在卫生间里。

外出后回到房间,易先生发现晾在卫生间的内衣不见了,于是准备打电话到房务中心询问。刚拿起话筒,瞥见电话机旁边留有一张便条,才知道为他整理房间的一位姓左的服务员,将他的衣服移到大楼屋顶晾晒,并告知傍晚时会将衣服送回房间。

易先生当即打电话到房务中心,对这位服务员表示感谢。

案例四:爱吃糖的客人

某天,卫生班服务员胡大姐在整理客房时发现,床头柜上放着两块糖。这位客人怎么这么爱吃糖?

不一会儿,客人蒋先生回来了。征得客人同意后,胡大姐继续整理。聊天中,胡大姐得知蒋先生有轻度低血糖症,身边总要带上几块糖。

晚上,蒋先生回到房间发现,床头柜上多了装有各色糖果和巧克力的盘子,盘子旁边还有一张晚安卡,上面手写着“祝蒋先生做个好梦”,落款是服务员胡某某。蒋先生自然是甜在心里。

点评

以上几个案例,没有一个是大事件,既不惊天动地,也不轰轰烈烈。然而,客人的感动抑或不满,往往就是在小事情中产生的。

以上几位一线员工,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她们用心观察,“找”到服务机会,让客人收获惊喜和感动。虽然是小事情,给酒店带来的却是大荣誉,值得业者学习。

2020-01-31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64220.html 1 “找”出来的服务机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