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历史根脉和文化传承,在这里光影留痕。古香古色的铜鼓、色彩斑斓的织锦刺绣、巧夺天工的陶瓷器,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弘扬广西民族文化为己任,收藏和展出散落在民间的民族珍品,创新保护传承手段,开展民族文化活态传承活动,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广西民族博物馆 图虫创意 供图
荟萃壮乡珍品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国内收藏民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自2008年开馆至今,馆内工作人员走遍八桂大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民族珍品,馆内藏品由几千件(套)增加至5万余件(套),其中,铜鼓346面。因此,该馆还是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博物馆。
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展览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经典展览。“我们用了近4年时间,从展陈内容、形式设计等方面对展览进行提升,向观众全面、系统地展示铜鼓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策展人员陆秋燕介绍,博物馆通过铜鼓,展示壮乡波澜壮阔的民族史和社会发展史,展现广西各民族智慧与多元化审美。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黄诗莉介绍,博物馆着力打造壮族文化展、铜鼓文化展、广西民族文化陈列、百年老物件展、中国民族文化展和外国民族文化展等多个常设展。这些展览系统展示了广西各民族的工艺、礼仪习俗、歌舞戏剧等文化遗产。
广西民族博物馆还有1个室外展区——广西民族村。每逢“三月三”等重要节庆活动,博物馆都会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此集中展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还主动加强与其他省市博物馆的交流合作,联合举办展览,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今年8月,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延边博物馆在南宁举办“礼衣雅蕴——朝鲜族传统服饰展”;9月,联合咸阳博物院举办“五彩八桂——广西铜鼓及民族服饰文化展”。广西民族博物馆还与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宁夏、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合作,策划推出苗族服饰展、彝族服饰展、壮族拼布艺术展等多个展览,在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巡展,反响热烈。
传承文化根脉
2021年4月,正在广西南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观看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民族文化活动展示,了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
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前不久,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崇左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签订《共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协议》,成为广西首家馆市共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据悉,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22年成立研究中心,推进“保护利用传承民族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项目,推出了“同心共筑壮美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篇章”专题展。
2012年,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展”。多年来,该展览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双年展“广西民族志影展”。“通过开展民族影像记录培训工作,越来越多民族村寨意识到抢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居民积极投身影片拍摄,充实了民族文化研究的素材库。”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刘创举介绍,以南丹县怀里村村民王财金、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村村民潘庭芳等为代表的乡村影像团队和个人,拍摄出《染色的季节》《苗族婚礼》《瑶族黄泥鼓制作》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国内外多个奖项。
今年4月,第九届“畅享民歌”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广大观众体验壮乡民歌、美食、服饰,感受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三月三”氛围。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陶少艺介绍,“畅享民歌”已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品牌活动,深入民族地区的发掘选拔、培训交流、宣传展示,使不少濒临失传的古老民歌焕发出新的蓬勃生命力。
推动文旅融合
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创新文化保护传承方式,深挖民族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每逢节假日,博物馆都会开展非遗展演、民族音乐会、民族体育竞技等体验活动,热烈的氛围吸引广大观众感知民族魅力。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一批来自广西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详细了解广西铜鼓文化。大家一致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深刻感悟了“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的精神内涵。
广西民族博物馆每年还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山村”主题社教活动300余场,足迹遍及广西30多个学校和社区;推出“非遗之夏”“博物之旅”等多个中小学研学品牌活动。
近一段时间,不少观众身着民族服装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观展、欣赏民俗文化表演。博物馆推出的特色文创产品“广西12世居民族娃娃”备受青睐。
据了解,广西民族博物馆先后研发了“广西12世居民族娃娃”“花山岩画”“铜鼓”“壮锦”“同心”系列等民族文创产品,被列为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广西12世居民族娃娃”还入选了“十三五”期间博物馆文创产品优秀成果。
此外,广西民族博物馆还深入推动跨界融合,运用新科技、新方式传播民族文化。如,与南宁轨道交通集团联合打造地铁集体民族婚礼体验活动,与OPPO联合推出线下民乐展览,与滴滴出行打造“新年锦鲤车”,与肯德基推出民族文化主题餐厅。特别是以旅游景区景点、交通枢纽、零售连锁超市等为重点,拓展销售网点,以IP授权的形式,初步搭建起以博物馆商店为龙头、“线下销售网点+线上网店”的立体化分销网络,打造民族文创销售平台。
自开馆以来,广西民族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逾100万人次,让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领略壮乡文化的多姿多彩,汇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