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和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学旅游学院联合举办的2023年中国—西班牙旅游与接待业国际会议在深圳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旅游业内人士等15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西班牙旅游与接待业国际会议是一个国际性的产学研学术会议,此前已成功举办十一届。为打造国际化对话平台,推动旅游与接待业产教融合发展,本次会议举行了多场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数智化时代旅游与接待业的焦点、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数智化背景下旅游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中,专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旅游学科带来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降低了知识获取成本,但同时也对传统旅游学科的知识体系、育人观、教学观带来冲击。旅游学科要正视机遇与挑战,拥抱变化,抓住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新机会,积极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交叉融合,引进相关课程,推动新文科发展与建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鉴别力和深度思考能力,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在“文旅科技业界高峰对话”论坛中,对话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旅游行业各环节各领域,大大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加快了行业升级转型。未来旅游业要进一步强化与技术融合的深度。通过全场景智慧营销,提供更个性化、更周到、更细致、更高效的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平衡技术的冰冷与服务的温度之间的矛盾。要实现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从生活性服务业向生活方式服务业转变。在新技术新平台赋能旅游行业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商业化,要通过多方协作实现人、货、场的全面在线,共同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内容。
在“数智化背景下旅游研究热点与选题”论坛中,专家们鼓励学界、业界积极关注新技术与旅游业的融合,在智慧旅游、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多元化视角开展创新性学术研究。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要着眼于新技术对公众幸福的影响、旅游行业的重构与可持续发展,要具有国际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