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在云南大理,跟着许红豆的脚步“享洱海田园生活、体验白族扎染”成为热门文旅项目;在上海,沿取景路线“打卡魔都地标、品老上海美食”的“繁花套餐”受到游客热烈追捧……近期,跟着热门剧目开启一场“多巴胺”旅行,不仅成为年轻人收集快乐的标配组合,也成为各地扩大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

今年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提出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热播出圈,形成“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各旅游目的地如何抓住机遇,“牵手”微短剧,变“流量”为“留量”,关键在于掌握好“四把钥匙”。

一是重特色、抚人心,解锁出圈密码。着眼在地文化特色,关注并满足游客多层次情绪价值,是推动形成微短剧与文旅形成“双向奔赴”的关键。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从“热辣滚烫”的成都到瓷都景德镇,从北京胡同到泉州老城,在视频媒介中,有不少作品从日常街景、生活瞬间讲起,从特色美食、风土人情出发,在真实性与多样性的交织中,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地方文化展示图景。这些微短剧立足时代背景,将地方文化、社会话题与情绪价值相结合,塑造出旅游目的地独一无二的地方感,从而为解锁流量密码找到“引爆点”。

做好微短剧“大戏”,培育新晋“顶流”,各旅游目的地不仅要把握自身文化优势,明确文化定位,深挖文化资源内涵,形成文化与价值相融合的核心竞争力,还要进一步提升地方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两者之间的沟通性、互动性,诸如为游客解忧、解惑,带来文化上的认同、情感上的共鸣与共振等。

二是抓体验、促联动,解锁增收密码。引客有招,留客有道。衔接好观剧“上半场”与消费“下半场”,有效激活文旅消费增量空间,需烹好“文化食材”,精制“留客套餐”。一方面,要做好“特色套餐”。根植区域资源禀赋,统筹多元城市文化空间,为游客提供从线上走进线下的真实情境体验。另一方面,要做好“联动套餐”。微短剧不仅刻画自然风光、讲述文物故事、歌颂人民生活之美,其更为深层的意义在于持续放大文旅显著的连接赋能作用。

要扩大文旅消费范围,带动消费总量增长。要推动微短剧主动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点发展方向、内容中挖掘创作题材。联动各地景点、商圈、酒店,推出微短剧“打卡”活动。注重联动传播。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提高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观剧以及旅行经历、体验的意愿和行为频率,促进以人带旅,不断扩大旅游目的地传播与圈粉范围。

三是优内容、塑品质,解锁王牌密码。相比花式“整活”,各地文旅部门更需练好内功。从“进淄赶烤”到“冰雪奇缘”,潮流多元化文旅产品轮番上阵,配套设施迅速跟进,“硬核”内容让淄博与“尔滨”接住了“泼天富贵”。

实践证明,微短剧等视频媒介的确起到了为旅游目的地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其带来了持续的热度。然而,要实现文旅“长红”,则需聚焦文旅产品本身,实实在在练就看家本领。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历史内涵、时代元素、精神气质,厚植地域沃土,通过新颖的文化创意、时尚的诠释方式,从内容与形式双管齐下,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原创IP。同时,以IP为核心,围绕高品质文旅消费需求,构建包含内容、产品、平台、活动等在内的复合型文旅产品体系,延伸文旅产业链,不断强化文旅品牌生态。

四是建机制、强服务,解锁保障密码。视频媒介带动文旅发展强势升温,也对旅游目的地服务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宠粉“上头”是核心秘诀。各地不仅需要高效的执行能力、见“实招”的文旅微短剧拍摄支持鼓励政策,更需要营商环境、监管等服务的全面优化。

微短剧带动文旅作用强不强,还要看“领头羊”。要强化工作引领总保障,成立专门微短剧创作与相关文旅负责小组,建立筹划推进机制,做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总指挥,衔接好微短剧涉及的各个环节。

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关键在于强化文旅基础设施硬保障,完善系列配套服务;强化执法监管动态保障,规范文旅市场经营,营造放心、舒心、暖心的消费环境。

各文旅目的地要从实际出发,抢抓赛道,推出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的文旅微短剧作品,提供更多优质文旅产品,不仅要让消费者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更要让更多人因一部剧“留”在一座城。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