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声音>

各地在城市更新中,要结合老城文化特质和时代发展要求,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现代阐释,提炼出适用古今的共同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找到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之魂”

城市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现实载体,承载着城市特有的历史情感和记忆,积淀和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城市精神生活产生着多方面积极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近年来,一些城市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着手保护和治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南京对从集庆门到定淮门段的外秦淮风光带、幕府山风景区、玄武湖等区域的文化环境进行整治,重现了六朝都会的繁华景象。成都作为天府之国,历时2000多年不易其址、不更其名,蜀文化正在成为一张享誉海内外的城市名片。福州著名历史街区“三坊七巷”的全面修缮,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历史、社会和思想变迁,也成为福州城市性格、风俗和文化的代表符号……

然而,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少数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搞大拆大建、拆旧建新,导致一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遭到人为损毁,甚至出现了“拆毁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的现象,还有少数城市将传统街道改造成仿古商业街,导致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历史信息和真实价值。

一座城市尤其是老城区的重要价值在于其蕴藏其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记忆,这是一个城市最具特色、最有“故事”的地方,也是城市有机生长的逻辑起点。

为进一步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同时还要求,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市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巡查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范畴。

古街区、古村落和古民居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集历史、文物、艺术、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集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每一处能够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支撑。

对待历史文物、文化遗产、考古遗址的态度和做法,考验着一座城市的宽容与耐心,也是文化自信的试金石。近日,苏州元和塘古窑遗址发掘项目推进过程中,周边商业街区开发为考古遗产“让路”,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在推进城市更新中留住历史文脉的鲜明态度。

城市开发、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未来,强化文化创意与创新消费业态发展,不能割断历史文脉,而是要让城市文脉存于历史、活在当下。

这就需要各地在城市更新中,结合老城文化特质和时代发展要求,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现代阐释,提炼出适用古今的共同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找到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之魂”。同时,还要将这一要求落实到建筑设计、老城美化上,融入制度创新、社会风尚中,体现在市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上。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发挥“形塑”与“神塑”作用,既能彰显老城更新中独特的“精气神”,又可以防止“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