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我们以前经常说将乐是‘土沃民乐’,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文旅项目越来越多了,我们正在努力把将乐县打造成‘乐民沃土’。”将乐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宣华表示,将乐要做好“乐”文章、“水”文章,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溪俯瞰图 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10月23日,记者跟随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采访团来到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被蜿蜒千里的金溪所震撼。将乐因“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而得名,“将溪”正是金溪的古称。据介绍,金溪源于武夷山东侧,沿途渡口、码头众多,自古以来,水域附近乡村的茶叶、瓷器汇集于此,装船运往洋口、南平、福州等地。

一条河,顺畅了南来北往,也连接着古往今来。得益于将乐丰富的瓷土资源、优质的水源,以及金溪便利的水运交通,当地的制瓷业自唐宋后迅速发展,兴起了多座窑口,生产的青白瓷、酱釉瓷等釉色莹润、器形精美。

坐落于将乐文博小镇的将乐县博物馆就收藏、展示着多件瓷器。文博小镇位于将乐县动车站附近,建有将乐县游客服务中心、将乐博物馆、杨时纪念馆、祥云轩博物馆等“六馆四基地”,文化氛围浓郁、历史气息厚重,距离福建省知名的石灰岩溶洞——玉华洞不远。

2009年,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将乐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县城范围内发掘出专门烧造擂茶系列器皿的古窑址,这也是福建乃至全国首次发现的该类古窑址,填补了我国古代擂茶具窑址的空白。

说到“擂茶”,就不能不提常口村。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在会上发言:“总书记,1997年4月11日上午,您来到我们常口村村民家中,和大家一起喝擂茶、拉家常……”习近平总书记立刻想起了那段往事:“那是我第一次喝擂茶,里面有米吧?还有芝麻、茶叶、橘皮……”那位给习近平总书记端擂茶的村民就是常口村的邱彩立。

邱彩立(右)为采访团展示擂茶技艺 王若溪 摄

擂茶历史悠久,将乐每家每户都会擂擂茶,每当有值得庆祝的事情,就会端出擂茶招待亲友、宴请宾客。如今,邱彩立将临街的农房改造成擂茶体验馆,供游客、研学团队品擂茶、尝农产品、体验擂茶制作技艺。

记者们吃着邱大姐自家种的玉米、花生,听她感慨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两年,村子的改变还挺大的,更干净漂亮了。来这里的游客也多了,有时我家一天就能接待100多人,年收入超4万元。”

碧波荡漾的常心湖、整齐美观的新房屋,村域环境整洁有序,村民生活轻松愉快。不少记者赞叹,走进常口村,宛若走进了公园。

村容村貌的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当地文旅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常口村与福建省旅游集团共同开发生态文旅项目,着力打造集休闲、体验、拓展、观光于一体的环常上湖综合文旅康养基地,促进村集体村民“双增收”;聚焦环境美,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旅游厕所、农民公园,培育和美乡村新风尚。

除了发展生态、康养旅游,将乐县还依托金溪良好的水资源条件,深耕“体育+旅游”。近5年,将乐县举办各类体育赛事200余场次,吸引大批水上运动队伍来此集训,促进全县体育消费5820万元,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增收近2亿元。

采访团来到将乐县水上运动中心时,正赶上北华大学龙舟队的近50名队员在这里训练。“这里两岸景色壮美,空气清新,每次训练都感觉自己像在画中游似的,心情特别舒畅。”龙舟队的队员们兴奋地对记者说。

在将乐县水上运动中心,记者们穿上救生衣,体验皮划艇、桨板等水上项目 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三明市体育产业协会会长、福建星安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影告诉记者:“将乐水资源丰富,穿城而过的金溪河水量充沛、河道稳定、水清岸绿、景色宜人,是开展水上运动的绝佳场所。”

将乐县文体和旅游局局长廖合安介绍:“将乐县以水上运动基地和各水上运动训练场为核心,成立水上运动俱乐部和运动协会,开设大众参与的皮划艇、桨板教学培训、亲子游戏、水上夏令营等活动。同时,结合水上运动体验项目,推出一日游、两日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激发旅游消费和体育消费。”今年以来,将乐县已接待50余批、3500余人次的游客前来体验水上之旅。

接下来,将乐县将对百里金溪进行整体规划,新建集赛事举办、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建设森林康养步道、自行车道、水上码头、休闲设施、亲水体验区等,引导游客沿河游览观光;策划推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探索发展体育旅游新业态,让更多游客感受将乐水上运动的魅力。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