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拜水都江堰>

数说2019

■2019年完成投资208.4亿元,新签约灵岩山国际禅文化旅游区等10亿元以上重大涉旅项目13个,开工建设环球融创·青城溪村等10亿元以上重大涉旅项目5个,在建文旅项目完成投资88.3亿元。

■2019年接待游客261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0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19.3%。

■2019年新加入2个国际组织,国际友城增至25个,海外推广站达到9个。

回首2019

坚定不移落实“两个率先” 

交出不负时代的精彩答卷

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都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获评首批天府旅游名县……走过峥嵘2019,奋斗的汗水也留下点点闪光。

2019年是都江堰人感恩奋进、砥砺奋斗的一年。都江堰市坚定落实中央、省委、成都市委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两个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

向力民 摄

“全域旅游”激发全域活力

剑指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聚焦“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都江堰市旅游产业能级再提升。新签约灵岩山国际禅文化旅游区等10亿元以上重大涉旅项目13个,开工建设环球融创·青城溪村等10亿元以上重大涉旅项目5个,在建文旅项目完成投资88.3亿元,国际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吸附力和区域竞争力持续提升。突出“农商文体旅医养”融合发展,都江堰持续丰富文旅街区、林盘消费、绿道经济等消费新场景,“七里社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获评“国内最佳旅游景区”“国内十大优秀景区”,荣膺四川省“金熊猫”奖。

产业聚集筑牢发展支撑

产业聚集是经济增长的战略支点,聚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都江堰市全面推进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都江堰市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项目持续发力,引进普罗·杉杉奥特莱斯等11个重大项目,成都融创文旅城六大核心业态78.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全面完工。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8.8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0.5%。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生态价值持续转化,开工建设蓝城文创小镇、国家农业公园等15个项目,“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超19亿元。

公园城市塑造城市形态

绿色,是都江堰城市脉络最鲜明的底色。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都江堰对为未来城市空间格局最美好的期许。全面践行“西控”战略,都江堰启动347平方公里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勘界定标,全市95.93万亩林地纳入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红线,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5天、同比增加58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3.4%。

都江堰实施“两拆一增”25处,新建小游园微绿地5处,新增城市绿地70.8万平方米。精心打造七里诗乡、安龙海棠公园、天马玫瑰花溪谷3个4A级乡村旅游景区和灌区映像、问花村等8个成都市A级林盘景区,新改建绿道96公里。以绿色为基底、以山水为景观、以人文为特质,都江堰市拉开了一幅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画卷。

社会善治提升市民幸福感

创新推动社会治理,民生福祉持续优化。社会治理共建共享,智慧治理中心初步建成,实现“天网”“大联动微治理”、景区管理、数字化城管等多平台“一屏展示”,新建117个平安智慧小区,实现“群众工作之家”城乡社区全覆盖,7个社区获评“成都百佳示范社区”,柳街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

都江堰市完成四川省、成都市和市本级民生工程78项,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06人,为全市各类参保人员社保缴费减负2.76亿元。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都江堰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甲”。 青城山高级中学成功创建省二级示范高中(省重)。

致知力行担使命,继往开来再奋蹄。都江堰市正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发展目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新局、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而不懈奋斗!

何勃 摄

决胜2020

扎实推进“三大建设任务”

用心谋定一个美好未来

“在坚定不移落实‘两个率先’中振奋精神、创新提能,以昂扬进取的姿态,科学谋划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统筹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都旅游消费中心、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三大建设任务。”1月14日,都江堰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为全年工作定下基调。当前,都江堰市正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大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都江堰市委确定的“三大建设任务”,坚定不移推进“两个率先”,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疫情防控不松懈 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正常的节奏,在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都江堰市全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群众众志成城,筑起严密防护网,疫情防控“零输入、零疑似、零确诊”。同时,持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复工复产复市扎实有序,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

逆境争优抓项目稳投资 全面提振发展主体信心

按下经济社会发展“快进键”,都江堰市将树立产业GDP理念,大力实施功能区“承载能力提升、项目招引促建、产业融合创新”三大攻坚行动,全力推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的投资促进行动,全年新引进亿元级重大项目12个以上。

何勃 摄

下一步,都江堰市重点推动哪些项目,在构建产业生态圈方面有哪些行动?

“千方百计保障稳产满产,重大项目持续抢滩落地。目前已促成四川华西五粮液国际医养管理中心等10个投资总额547亿元重大项目成功签约,62个项目招引工作正加速推进。”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以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为引领,集聚发展旅游产业,计划完成产业投资超100亿元,力争全年吸引游客1500万人次、拉动消费110亿元,打造文旅消费新地标;以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为引领,转型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8%,建设国内一流的旅游装备产业示范区;以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为引领,持续壮大都市现代农业,全面完成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项目建设,精准实施精华灌区修复和川西林盘保护,加快形成生态农业、田园颐养、乡村旅游高度融合的精华灌区“乡村振兴”新样板。

改革是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建立“双督促双比拼”工作机制,都江堰市拉开国资国企改革大幕,将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坚持市场化运作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全面提振发展主体信心。

何勃 摄

强功能塑品质绿底色 塑造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悠悠岷江沿着密如蛛网的渠系和河道,滋润着川西平原的千里沃野,偶有飞鸟略过,点开水面倒映的一抹绿,似在呼应千年前那声赞叹,“六山一水三分田,满城水色半城山”。

以美营城,以新赋能,都江堰市正探索公园城市“人城、境、业”绿色发展新范式。

那么,如何加快呈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都江堰表达”?

就是要聚焦强功能、塑品质,打造美丽宜居典范。坚持用公园城市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绿色生态为底色,以灌区文脉为特质,塑造“让生活更美好”的大美公园城市。

何勃 摄

今年,都江堰市将重塑公园城市格局,创新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完善公园城市顶层设计,强化城市中轴线、天际线、水岸线“三线”设计和细节把控,营造可进入、可欣赏、可消费的公园城市绿道体系,打造聚源、石羊2个特色镇,修复天马长林盘等4个精品川西林盘,创建92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匠心营造沿山沿水沿绿布局的多元景观体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始终把绿水青山作为城市发展最独特的优势和最鲜亮的底色,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完善公园城市功能,展现公园城市大美形态,构建富含“山、水、道、熊猫”文化特色的人文场景,建成熊猫雕塑地标,打造小游园、微绿地3个,完成立体绿化6000平方米。

何勃 摄

美丽宜居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参与全球合作的核心竞争力。

同走希望路,共建公园城。在都江堰的城市管理者看来,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城、产的融合发展。未来的都江堰,人才因美丽宜居而来,产业因人才荟萃而聚。

聚焦优服务、增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都江堰市将始终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向3.0版跃升。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100%。完善包容审慎监管体系,营造更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在都江堰发展壮大。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食品、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等主导产业和新经济。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启程。统筹抓好“三大建设任务”,乘着时代发展机遇东风,一座美丽宜居的国际化生态旅游公园城市,在古堰江流中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