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各位旅客,本次列车的‘流动巴扎’年货节开始了,欢迎各位旅客到11号车厢选购。”一趟从和田开往乌鲁木齐的7558次列车从莎车站发车后,列车广播开始响起。

走进11号车厢,火红的灯笼、喜庆的窗花、五颜六色的气球……车厢里是满满的年味,“流动巴扎”年货节在7558次列车上开门迎客。身着民族服饰的农户和列车工作人员,跳起欢快的“麦西来甫”,向旅客们推荐南疆地区的土特产和手工艺品等年货。

“快来看啊!这个用核桃木制成的木碗只要25块钱。”哈萨克族列车长坡拉提汗·普拉提带领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农户推着售货车来到各车厢,向旅客介绍各类商品的特点,物美价廉的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得到了旅客们的青睐。

“这个小葫芦挂件只要20块钱。”在和田地区从事建筑行业的陈兵一次购买了300多元的手工艺品。

7556/7557、7558/7555次列车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单趟1960公里,30余个小时。这趟列车途经喀什、阿克苏、库尔勒、吐鲁番等主要城市,有66个停车站点,极大地方便了南疆地区沿途群众的出行,是连接南北疆的“便民车”,也是一些游客“慢”游新疆的“便利车”。

坡拉提汗介绍,这趟列车票价便宜,沿途村民带着自家的农产品上车,比如核桃、大枣、巴旦木等,引起一些旅客的兴趣,常常有人询问购买。发现这个商机后,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库尔勒客运段于2020年3月在列车上开办了“流动巴扎”,鼓励沿线各族村民坐着火车赶“巴扎”,满足一些旅客,尤其是游客的需求。

“坐了一趟车就卖了800块钱,比在当地赶‘巴扎’卖得还多,很高兴!”和田地区策勒县博斯坦乡阿热勒力克村的麦提亚森·阿泽是最早一批在“流动巴扎”卖货的村民。2020年5月“流动巴扎”开办不久,他就把自家的特色农产品带上车,进行售卖。

“这个是‘核桃哥’,那个是‘石榴弟’,还有‘巴旦木姐妹’,都是我们的‘亲戚’。”列车长坡拉提汗热情而亲切地介绍卖货的村民。他也被农户们亲切地称为“石榴哥”,“农户们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把‘流动巴扎’做好,就是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坡拉提汗说。

慢火车“流动巴扎”承载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村民的幸福梦想,越来越多的农户来赶“流动巴扎”,“流动巴扎”的名声越来越大。列车员玛依然·赛买提是“流动巴扎”的代言人之一。她经常奔波于各地乡村,宣传“流动巴扎”。去年,她组建了“流动巴扎之家”微信群,至今已经有87位农户入驻,农户有任何问题和需求,她都会尽快回复、尽力解决。

为了帮助更多不方便乘坐火车的农户,玛依然将农户的产品信息彩印出来,一张张贴到车上的公益助农信息板。“年龄大的、行动不便的农户,通过这个平台推出产品信息后,在家就能卖农产品了。”她说。

坡拉提汗介绍,从2021年3月开始,“流动巴扎”帮助南疆四地州村民售出蜂蜜、核桃、馕饼、无花果等农产品、手工艺品累计24万多元。今后将会让更多的农户带着优质的产品走进这趟列车,通过“流动巴扎”为包括游客在内的列车旅客,提供更多的南疆土特产、农副产品、手工艺品,让这趟列车成为宣传南疆民俗风情的一扇窗口。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