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福建省组织开展了“讲好福建故事,迎接世遗大会”和“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两大系列活动,全省各设区市共开展220场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积极推动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参与购物体验,关注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推动古老非遗活态传承。

“本次系列活动从6月4日至20日,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展演’相结合的形式展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创新公众参与体验,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到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线上+线下”,非遗焕发新活力

滑嫩鲜香的同利肉燕、口齿留香的乌龙茶、柔润清脆的崇武鱼卷……6月13日上午,在福州三坊七巷非遗博览苑,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中,福建各地的非遗产品和特色美食精彩亮相。

作为福州著名风味小吃,肉燕流传已有数百年,因形状圆头散尾似飞燕而得名。“80后”陈燕君是中华老字号“同利肉燕”第五代掌门人,她在活动现场一边展示同利肉燕制作技艺,一边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非遗日活动,借助新媒体为非遗的传播与传承赋能,让这古老的‘活化石’变得更加时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非遗、爱上非遗,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去。”

福建省艺术馆非遗博览苑管理办主任何微说,非遗博览苑主会场设有多彩闽医、多彩闽食、多彩闽茶三大版块,在全省选取医药类非遗项目、小吃类非遗项目、五大茶类非遗项目,集中展示福建非遗魅力。同时,举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及“送王船”项目展示展演、福建非遗“战疫”作品展,以图文实物、展示展演的形式,宣传非遗保护成果,推进复工复产。

各设区市也积极联动,在旅游景区、非遗展览展示体验点等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其中,福州市在文庙举办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闽剧、十番伬、佾舞等非遗项目展示,十二婆姐送平安、凤舞畲山等民俗表演,中药临方炮制、畲药锤板拍打疗法等非遗项目体验也纷纷亮相。“中医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是人类健康生活的良友。希望通过非遗日的展示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中药临方炮制,为自己的健康添福。”瑞来春堂中药临方炮制非遗传承人赖应广表示。

除了线下现场展示外,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积极组织线上宣传传播活动。如,举办闽藏唐卡漆画跨界碰撞连线直播活动,对福建漆画和西藏唐卡创作技艺的交流创作进行直播;甄选10位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达人,推出福建非遗达人抖音直播系列;开设“福建非遗dou起来”抖音话题,鼓励参展传承人、平台用户参与话题互动,拍摄短视频上传抖音。

各设区市开展的线上活动,如福州的“主播带你逛文庙”、厦门的“厦门非遗云分享”、漳州的“非遗网络展”、泉州的“网红达人说非遗”、三明的非遗美食线上行、莆田的“莆田有礼”、南平的“云游武夷,乐享非遗”、宁德的“主播带你品非遗”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记者了解到,非遗线上直播让“藏在深闺”的老手艺通过互联网呈现在大家面前,吸引了众多粉丝上线围观。据统计,福州非遗直播活动在微信直播间、抖音直播间、APP直播平台在线观看总数超148万人次,点赞数达79万;厦门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云分享网络直播活动,3小时吸引了618.81万人次参与。

“非遗+电商”,拓宽销售渠道

 沙县小吃扁肉、招治薄饼、福州佛跳墙……在6月13日启动的八闽美食非遗购物节上,福建40多项非遗美食精彩亮相。此次活动采用“立体展览+电商带货”的模式,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展示非遗美食风采的同时,吸引网友在线上商城下单,实现一站式消费体验。福建许多非遗美食成为网络“爆款”。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此次八闽美食非遗购物节还准备了丰富的互动游戏和多种福利,网友可通过手机参与各种指定活动,观看非遗美食传承人的“空中课堂”,赚取积分,兑换包邮好货。

据悉,八闽美食非遗购物节是“嗨购6·13福建非遗购物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期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举办了“福建好礼·非遗直播购”活动,开设“福建非遗购物节”抖音直播间,甄选8个全省极具特色的非遗产品及地方文创产品进行展示、销售,倡导健康生活。

陈成忠是福州茉莉花茶首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的儿子陈铮是个“80后”,是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大师。在活动现场,陈铮展示了花茶传统窨制。“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对每个步骤的时间与细节的把控非常严格,是对制茶人技艺和体力的考验。”陈铮表示,希望通过非遗线上直播活动,打破传统展示销售的局限,让更多网友感受福州茉莉花茶的魅力。

各设区市也积极开展线上直播带货活动。在厦门“非遗云分享”直播间,各区非遗宣传员化身“带货主播”,为同安的薄饼、封肉,厦门炸枣、馅饼等产品带货。“厦门文化馆”“厦门美术馆”微信公众号也推出“带货页面”,介绍部分非遗相关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6月13日,在长汀县卧龙书院举办的2020首届龙岩非遗购物节,龙岩大咖现场直播带货,吸引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截至活动当天下午15时,非遗购物节累计成交28907单,成交金额119.75万元,其中,线上直播销售成为亮点,成交21958单,占成交数76%,成交金额为109.8万元。

记者了解到,全省共有449家非遗商铺或企业在阿里、京东、快手等23个电商平台参加非遗购物节,上线销售非遗产品3803类,涉及非遗项目161个、非遗项目保护单位135个、非遗传承人232位,覆盖原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5个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示范点。

“本次非遗购物节,通过主播带货、县长带货、直播销售、网络促销等各种方式,既销售了非遗产品,也提升了非遗品牌效应,更创新了非遗保护方式,激发了非遗传承人学习网络销售方法、创新宣传传播方式的积极性,树立了非遗和老字号商铺企业的良好形象。”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方合力,守护传承好“遗产”

“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我们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中激发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留住文化之根、守住历史之脉。”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石建平表示,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6月13日,在2020年泉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洛阳桥活动现场,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分别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签订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行动备忘录,将建立健全长效联络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交流合作,构建联动保护工作平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监管信息共享,共同研究文化遗产保护难点焦点问题的解决办法,共同推动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永续传承。

泉州市委书记康涛表示,各级各部门要精心守护好泉州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扎实做好文物及周边环境保护,推动保护长效化常态化,共同履行好守护、传承之责,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人、留形、留乡愁”,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彩。

为持续深入开展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提高文化自信,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市教育局编辑出版,并向学校赠送《泉州歌诀杂录》和《泉州市中小学生闽南文化读本》。在2020年泉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现场,泉州市图书馆的代表和泉州市实验小学、泉州市晋光小学、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等9所小学的代表上台接受赠书。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福建的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为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颁授牌匾、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颁发证书。在厦门,此次对外发布的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6人中,有3位台胞首次名列其中,他们分别是蔡金安(诗词闽南方言吟诵)、卓圣翔(南音)和吴腾达(厦金宋江阵)。

蔡金安是台湾安平文教基金会荣誉董事长,他创新性地把唐诗宋词与闽南语相结合,依平仄、押韵等进行编曲,创作了500多首闽南语儿歌,在两岸间推广闽南语,被称为两岸闽南语交流的“信鸽”。“闽南语是闽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要积极推动闽南语走进课堂,成为学生的选修课,改变乡音难觅的囧状。”蔡金安表示,下一步,他计划录制2200首诗词曲,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弘扬传承中华文化。

福建拥有四处世界遗产。为进一步加大对福建世界遗产地的宣传力度,向世人展现福建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今年5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福建人民出版社联合出品的“福建的世界遗产”丛书正式对外发布。

6月13日,“福建如你——‘福建的世界遗产’丛书读者见面会”活动在福州举行。四位作者齐聚现场,《武夷山》作者宋春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福建土楼》作者余亿明回顾了土楼生活、《泰宁丹霞》作者林叶解读了泰宁秘密、《鼓浪屿》作者苏西讲述了鼓浪屿往事,与读者分享自己对福建世界遗产的理解和创作该丛书的难忘过程,带领大家读懂福建的世界遗产,读懂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