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业>

近日,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旅游度假区迎来了一批特别的游客,由摄影师、文旅工作者等组成的70人团队,先后在黄河岸边、太极岛景区等地进行实地采风拍摄。他们的作品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引得网友赞叹刘家峡旅游度假区如画般的风景,不少网友还跟帖表示已被成功“种草”,并将刘家峡列入出游计划。

近年来,永靖刘家峡旅游度假区围绕“黄河”主题,打造“黄河康养度假”“黄河地理探索”“黄河民俗体验”3个核心产品,已发展成为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康养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现今又以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为发展目标,依托县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区位优势,为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串景连线 协调发展

2023年,永靖县谋划实施文旅项目12个,多数项目涉及刘家峡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其实,从2021年永靖就开始规划,将刘家峡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2021年永靖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主攻‘五化’方向、奋斗‘四区’目标的发展思路,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就是‘四区’ 目标之一。”永靖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杨志飞介绍。

据了解,处在“丝绸之路”与“黄河文明”交汇衔接处的刘家峡旅游度假区,在打造国家旅游度假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度假区拥有‘蓝色黄河’‘丹霞绝壁’的黄河丹霞风光、创造了6项世界之最的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太极岛、花卉品种达30余种的浪漫黄河花堤、恬静悠然的枣社乡村等优质旅游资源。”杨志飞说,除此之外,当地文化荟萃丰富多样,以花儿和傩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恐龙足迹为代表的古生物文化、以王氏铁器铸造技艺和古建筑修复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代表的工匠文化,共同构成了度假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面对着丰富且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永靖县详细制定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方案, 细化创建任务清单,明确各方责任和工作目标,向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永靖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之初即秉持全面保护生态资源的理念,严格把控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下了坚实基础。”永靖县品牌创建专班相关负责人王宝红说,

“创建目标制定以后,我们聚焦刘家峡、盐锅峡两大片区,加大筹融资力度,拓展项目合作模式,狠抓度假区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景区景点基础,着力丰富旅游业态。”杨志飞说,永靖县结合申报创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契机,投资约5900万元,实施了刘家峡恐龙馆博物馆布展及配套设施改造项目,完善了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游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

依托优势 提升品质

近年来,随着永靖旅游业迅速发展,度假区内除了自然生长的千亩芦苇荡外,还有连片的荷塘、鱼塘。在太极岛内开通了环湖路,兴建了码头、亭阁等基础设施,栽植了各类花卉,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特色景观。

冬日里行走在太极岛绿地公园,碧波荡漾、水鸟翩跹。市民游客有的沿着河道漫步,有的在健身步道上骑行,还有的在网红公园景区打卡拍照,一幅温馨和谐的画卷展现眼前。而这只是整个旅游度假区的一小部分。现如今,一个个景区、一座座公园,遍布永靖全城,游客融入其中,全方位体验永靖之美。

据介绍,永靖县依托得天独厚的黄河自然和文化遗产优势,始终把文旅产业作为牵引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产业,先后建成黄河文化博物馆、刘家峡恐龙博物馆、太极岛生态绿道、黄河三湾、“靖海耒台”和“黄洮交汇”观景平台等旅游景点,丰富了旅游产品,受到了旅游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多个网红打卡点,“蓝色黄河·阳光永靖”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找准特色 做大品牌

近年来,永靖县围绕“黄河文化”主题,从休闲体验、康养研学等方面不断夯实旅游基础、设计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业态、创新文旅产品,整合旅游资源,实现食宿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推动全县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文旅休闲并重的复合型业态转变,着力提升永靖刘家峡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力、影响力。

“我们围绕着‘黄河文化’‘恐龙文化’,打造了观光游览、科普研学、儿童亲子、乡村休闲、康养、夜游等多类型的度假产品。”杨志飞说,随着度假区周边交通、旅游厕所、停车场等“硬件设施”的不断提升,区域内旅游消费飞速增长。

永靖县还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和支持黄河沿线群众发展休闲采摘、农趣体验和餐饮住宿等旅游项目,累计发展农家乐、民宿及旅游合作社等259家,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1.2万人。其中,催生出具有特色的百户“农家乐”,每到旺季,游人络绎不绝。

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党支部副书记孔顺龙说:“这些年,大川村充分利用黄河沿岸、鱼塘水池、田园风光等优势资源,突出‘枣园’核心地位,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和农趣体验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业,以农户庭院、花园、果圃、鱼塘、自产的农产品以及社火、秦腔老戏等颇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展演为载体,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休闲、垂钓、采摘、住宿、餐饮等系列旅游体验,形成了集生态观光、荷塘垂钓、农趣体验、就餐住宿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永靖县共接待游客人数42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209.9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92亿元,同比增长 310.67%,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下一步,永靖县将继续以保护自然原貌为前提,深挖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同时,全力加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步伐,努力把永靖打造成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旅游名县,在全省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杨志飞说。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