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居世界前列。相关地方在科学、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依托世界遗产适度发展旅游,受到广大游客欢迎。
近年来,泉州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原则,通过加强保护、活化利用、创新营销等方式,大力推动世界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全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不断提升“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龟峰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以“无山不龟、无石不龟”而闻名,整个景区如一只昂首巨龟,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这里写下3000多字的游记,明代才子李梦阳曾在龟背上俯瞰信江,写下“江上龟峰天下稀,挈朋贪赏夜忘归”诗句。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辽宁丹东鸭绿江口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大沙山和神秘湖泊群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当地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这片瑰宝,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遗产地绽放出绚丽光彩。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四川省都江堰市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之城”。多年来,都江堰在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文旅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宝贵的世界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绽放出新的光彩。
江苏省盐城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块金字招牌,在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游人如织却秩序井然,我们观看了精品展览,体验了非遗和国潮项目,给沈阳故宫点赞。”北京游客张景浩竖起了大拇指。沈阳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沈阳故宫”)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近年来,沈阳故宫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升级业态、优化服务,成为游客到沈阳的必游景区之一。据统计,截至10月,沈阳故宫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