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民族文化、光荣的革命文化、丰富的自然文化。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浪漫,感受“风花雪月”的诗意,领略“三江并流”的壮阔,沉醉于“玉龙雪山”的神秘。“七彩云南·旅游天堂”成为无数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对云南文化和旅游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发展旅游业,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实施“文化兴滇”,高质量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双强省建设,全面打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
——文旅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提升。我们坚持规划引领、政策驱动,云南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召开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系统谋划部署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文化强省”建设十大工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进一步构建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今年1—11月,云南全省旅游经济指标量质齐升,接待游客人次、游客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4.1%、20.7%,赴滇游客“回头客”占77.8%,赴滇旅居人数同比增长18.5%。
——文旅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医疗、康养、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出100个“金牌旅游村”、110个“最美乡愁旅游地”,19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引导全省乡村旅游特色化、品质化发展。高品质、个性化旅游供给让游客“流量”变“留量”,游客人均在滇停留时间从2019年的2.8天提高到今年的3.1天。
——文旅交流合作拓展新空间。策划开展“5·19中国旅游日”云南分会场活动、“游云南 看吴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大家系列”等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深化沪滇、闽滇、琼滇合作,推进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广联盟、G219旅游推广联盟等区域旅游合作,依托“一带一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深化国际文旅交流合作。用好单双边免签及过境免签政策,推进跨境旅游合作。今年1—11月,全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92%。
——文旅服务创优赢得新口碑。我们坚持依法治旅,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坚持服务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活力与秩序,去年以来推出具有云南特色的为游客服务10件实事,常态化组织开展文旅志愿服务,赢得了广大游客和业界的好评。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做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文章”,突出以文化赋能旅游产业、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加快文旅产品、业态、模式创新和服务创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旅居云南、乡村旅游、遗产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文娱旅游、入境旅游等“八大业态”,把文旅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发展乡村、城镇、度假、医养、养老、文艺、体育、边境幸福等旅居业态,鼓励和引导“艺术家第二居所”试点单位盘活闲置资源,建立常态化联系合作机制,吸引更多艺术家来滇创作生产,成为旅居业发展先行区;深化文旅对外开放合作,积极推动“文化出海”,以“游云南 看吴哥”为切入点,实施南亚东南亚“世界遗产游计划”,推动客源互送、互利共赢;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让云南的绿水青山成为造福后代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