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第06版:旅游报06版

窑火不灭溪头村

□ 王楚健

溪头村坐落于浙江龙泉的披云山中,四面峰峦环抱,万木葱茏。潺潺流淌的宝溪犹如一条逶迤灵动的丝带,温柔地环绕着整个村庄。

不远处,一片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超现代建筑群映入眼帘。16座建筑仿佛从土里自然生长而出,独特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那是数年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等8个国家的11位建筑大师就地取材,共同打造的国际竹建筑文创生活村落。他们以溪中的鹅卵石垒成墙基,以山上的竹子搭成绿幕墙,以青瓷窑废弃的匣钵装饰墙面,房内是原木地板、家具和竹编的灯具、卷帘,营造出一个清新典雅、静谧灵动的艺术空间。

走过一座双螺旋石拱桥,原汁原味的古村落跃然眼前。错落有致的房舍与金黄色的田园景物相互映衬,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与淙淙溪流并行,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两旁是鳞次栉比的黛瓦粉墙,木花窗、石花窗雕刻着精美图案,充满江南的别致韵味。

早就听说溪头村拥有规模庞大的古龙窑建筑群,我在村庄里四处寻觅。只见一排排斑驳的夯土墙上,镶嵌着数不清的青瓷片,青翠欲滴的色泽尽显大自然的温润。细细辨认,那如青梅般浓翠的为梅子青,青中略显粉白的为粉青,青中偏灰的为灰青,纯净得像雨过天晴之色的为天青,如绿叶华滋之色的为翠青,青中泛黄深邃透亮的为蜜蜡黄……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我终于寻到依山而建的古窑址群,一座座古窑犹如一条条长龙盘踞,蔚为壮观。

中国近代考古学家陈万里曾评价:“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窑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靖康之变”后,为宫廷专烧的汝窑等尽毁,制瓷匠人逃往江南,助推龙泉窑青瓷以如冰似玉的质感、千峰翠色的绝美釉色名世,将清雅、隽永、韵致、素淡的极简主义美学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迈向青瓷艺术的巅峰。此后,龙泉窑向周边地区不断辐射,窑场遍布瓯江及闽江流域,形成庞大的窑系。溪头村拥有丰富的矿土资源,曾长期处于龙泉窑系的中心地位,若说“一部龙泉陶瓷史,半部在溪头”,实不为过。

溪头村的制瓷艺人始终坚守着一丝血脉,自清朝道光年间开始,至今窑火不灭。溪头村的青瓷作坊从不急功近利,依旧保持古老的柴窑烧制技艺,遵循着从原料开采到烧成的一整套严格、精细的传统工序。他们精心地粉碎、淘洗、陈腐、练泥、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施釉、装匣、装窑,一丝不苟地雕琢着每一件作品。

多年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溪头村抓住机遇,利用7处完好的古窑址,每年举办超过50场“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体验活动。开窑之时,温润清纯、美若翠玉的青瓷如破茧之蝶,惊艳亮相。

如今,溪头村还建立了共富工坊,开发传统工艺体验、研学教育等新业态,打造瓷源文化传承空间等旅游品牌。古老的民居经过修缮,成为青瓷文化特色民宿。自然景观得到精心保护和修复,宝溪湿地、萤火虫基地、荷花基地、八棵树公园等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2024-12-1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9360.html 1 窑火不灭溪头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