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北雁南飞,我国众多候鸟栖息地陆续迎来鸟儿迁徙大军,观鸟爱好者也已准备好相机和望远镜,争相赴一场鸟儿的约会。
这个秋天,观鸟多了一份“世界级”指南。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的重要栖身地。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雁字回时,百鸟翔集。本期,我们一起走进上海崇明东滩、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河北沧州南大港、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等“世遗”候鸟栖息地,以及江西南昌鲤鱼洲、湖南常德西洞庭湖、浙江杭州西溪湿地、江苏苏州东太湖等“鸟的天堂”,共同领略“晴空一鹤排云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秋日胜景。(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