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 萍
听民乐演奏、品六堡茶、学唱山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盛世礼赞庆华诞”国庆非遗主题活动,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大餐。
10月1日,六年级小学生李奕鸣和妈妈一进入广西民族博物馆,便收到了民族娃娃“壮壮”“瑶瑶”送上的小国旗,许多游客拿着小国旗与民族娃娃合影。
李奕鸣早已在网上查了攻略,马上到签到处领了一张卡片,参加“寻物阅史”展厅寻宝活动。他只要根据卡片上的文物信息提示,找到四件相对应的文物并拍照,就可以兑换限定礼品。“我不仅获得了礼品,更感受到了这些文物的魅力。”李奕鸣说。
广西民族博物馆一楼大堂里,芦笙、古筝、二胡等奏出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拉开了民乐主题展演的序幕。《万疆》《芦笙欢歌》《梦蝶泉》等精彩的歌舞节目让市民游客沉浸在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
“这里有许多种六堡茶,这种像老树叶子一样的叫‘老茶婆’,是六堡茶里最甜的一种。”在博物馆六堡茶文化体验区,茶艺老师杨秋云邀请游客一起品茶并进行讲解,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展厅里的侗族琵琶歌展演舞台前,同样围满了观众。10月1日至7日,博物馆每天都会组织民歌手或者非遗传承人进行展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月1日下午,壮族著名歌唱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那坡壮族民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春艳作为活动特邀嘉宾,在非遗山歌研学课堂上授课,热情饱满的教学、亲切的互动,让市民游客深刻感受到壮族民歌的独特之美。
国家金牌导游陈瀚锋10月1日为一个外省团队进行了讲解,他领着游客穿梭于各个展厅,尽力将展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讲解到位。“介绍各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时,不少游客表现出既尊重又有点好奇。”陈瀚锋说,游客积极参与互动,尝试着穿戴民族服饰,体验传统手工艺,对广西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十分感兴趣。
国庆假期,广西民族博物馆“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陈列”“BEIXNUENGX——壮族文化展”等基本陈列展览持续开放,为游客呈现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和“骆越遗珍——左江花山岩画数字化展”展厅则创新展示手段,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广西民族博物馆还将开展茶染方巾、非遗竹编画课堂等活动,让游客体验茶染技艺,制作带有中国元素的竹编画,感受国庆的喜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