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5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

九曲黄河添新景 青铜长峡谱新篇

作为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峡谷的青铜峡,被称为“塞上江南”发源地。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沐浴着黄河恩泽、感悟着黄河文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以旅游区为中心,带动周边产业链发展,增强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决心,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守护黄河根脉,拓宽各族游客交往空间

聚焦“守护黄河根脉”,深入实施“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延续中华历史文脉”工程。依托青铜峡黄河铁桥、宁夏水利博览馆、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等水利红色旅游资源,旅游区打造“历史的印记”红色教育专线,以游车船为载体打造“行走的大讲堂”,推出快板演绎、唱红歌、听党课等沉浸式体验,擦亮“永恒的信仰 行走的课堂”红色教育品牌,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宁夏2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深入实施108塔、黄河铁桥、拦河大坝等重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讲好千年灌渠、青铜长峡等黄河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故事;持续开展羊皮筏子、柳编、泥塑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面向广大游客开展“江河奔腾看中国 ”“飞跃黄河 踏浪千年”“汉服游园”“古道漂流”等各类主题采风活动,让优秀的文化遗产传递出黄河文化的新声,使各地游客在旅行体验中感受黄河文化在青铜峡的时空印记,感悟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治水文明,丰富各族群众交流体验

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实现了宁夏在世界遗产项目申报上零的突破,向全世界展示宁夏的治水文明。以宁夏水利博览馆为载体,全面反映出2000多年来宁夏深厚的水文化积淀和千秋流韵的治水历史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生动再现了宁夏水利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每年接待上百个党支部、超2000名党员在旅游区开展“黄河岸边党旗红”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宁夏水利博览馆平均年接待人数20万人次,先后获评“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和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立足“黄河文化”,打造“党史教育-九渠广场-水文物语-历史印记-铁桥打卡-船游长峡-古塔掠影-大禹文化”等4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专线,让游客在十里长峡中,见证宁夏在母亲河畔治水的悠久历史、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丰硕成果,聆听黄河文化故事,感受黄河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塑造黄河品牌,提升各族群众交融品质

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青铜长峡 黄河之魂”主线品牌。创新开发与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紧密结合的文旅融合展示型产品,增加临帖黄河诗词、触摸广武岩画、黄河驿站、“傲鹰空中之旅”VR项目,网红打卡点“幸福桥”等体验项目,设计开发“黄河尊礼”和“九渠书签”等6项文创产品。培育自治区“十大金牌导游”、吴忠市“十大金牌讲解员”等员工代表8名,组建“黄河故事”宣讲队和“榴花香”志愿服务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游客心中。推出红、黄、蓝、绿“四色”研学产品,丰富完善引黄灌溉研学游、大禹精神寻访游等八大特色体验项目。组织各地游客参与感恩母亲河庆典、黄河拜水盛典等旅游区节庆展演活动,推动大批游客成为“旅游创客”,在游玩过程中增进“五个认同”,感受“东西南北相承一脉、中华一家其乐融融”的团结情谊。

以旅游区为中心,带动周边青铜古镇、余桥村餐饮、住宿产业链发展。通过实施“1+100”计划,与百家旅行社结对,培育区外旅游客源地市场10个,累计接待游客1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00万元,增强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决心。

2024-09-05 九曲黄河添新景 青铜长峡谱新篇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7801.html 1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