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让“味蕾游”更加回味无穷

□ 龙敏飞

今年暑期,不少游客选择搭乘高铁,寻觅各地特色美食,开启“味蕾游”。小龙虾当属夏日美食的“顶流”之一。在湖北武汉的江汉路步行街,叫号、排队,各式各样的虾庄前挤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

四方食事,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从进淄赶“烤”到天水麻辣烫,再到柳州嗦粉……近年来,美食旅游逐渐成为文旅消费的热点,因“食”而动、为“吃”而游成为许多游客出行的重要动因。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显示,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前或旅游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这足以证明,“味蕾游”市场广阔,未来大有可为。

生活不仅是为了赶路,而且是为了感受路。“味蕾游”走红,反映出文旅市场正在不断转型升级。早些年许多人旅游主要是游览景区景点、走马观花,而在“吃”方面则主要满足于“填饱肚子”。

如今,这一习惯逐渐改变,许多人去一个地方旅游,会把品尝美食作为一项重要选择。这一转变进一步印证了游客从单纯的“看山看水看风景”转向享受美好生活。

“味蕾游”不只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一场文化大餐。品尝地方美食,也是在关注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诸多美食不乏典故出处,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和习俗风情,本身就是一段旅程的重要打开方式。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面,是西北人民热情与坚韧的象征;一串香辣的四川串串,是巴蜀大地火辣性格的缩影……这些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魅力,同样大有文章可做。

“味蕾游”是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的新契机,各地应抓住机会,积极作为。

要讲好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深挖文化内涵,让美食的文化意蕴更浓。

要做好美食文化的宣传工作。除了传统的八大菜系,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有些不一定被人知晓。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则是必需之举。各地应将地方美食串联起来,形成美食文化宣传合力,以凝聚起更大的吸引力。

一城一夜一滋味,见食见人见江湖。了解一座城市,除了脚下的丈量,也要靠味觉的体会。

当前,“味蕾游”方兴未艾,各地应抓住机会,结合地方和行业发展实际,健全标准体系,用好美食这一流量密码,激活消费新动能,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2024-08-22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7094.html 1 让“味蕾游”更加回味无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