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去小城过暑假”走红 配套服务短板需补齐

□ 江德斌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县域旅游”接待能力不足问题开始显现出来,需要各地未雨绸缪,加快提升当地旅游服务水平

“去小城过暑假”悄然流行。基于交通配套的完善以及大众旅行方式的转变,今年暑期,一些小城市客流量持续增长,“县域旅游”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暑期青睐“县域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一二线城市,交通方式的便捷成为游客选择到县域目的地游玩的重要因素。

不是大城市玩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暑期以来,大城市迎来了亲子游、研学游热潮,各地出现热门景区“一票难求”、知名高校“预约难”现象,文博场馆人头攒动,旅游热潮高居不下。

同时,“县域旅游”持续升温,许多一二线城市的市民选择带孩子去一些交通便捷、风景独特的小县城,过一个别样的暑期。

这种“反向旅游”现象表明,人们逐渐认识到,与其留在大城市“添堵”,倒不如趁着暑期,去小县城探索不一样的风景,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随着旅游市场逐步成熟,多样化、个性化、小众化旅游模式兴起,如网红景点打卡、特种兵旅游、城市漫步、“躺平”式旅游等受青睐。

“县域旅游”就是多样化旅游模式之一,以旅游成本低、节奏慢、人流量少等,吸引了部分游客,特别是在暑期,很多人希望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去一个冷门的小县城度假。

从相关平台发布的数据看,“去小城过暑假”走红,跟交通便捷有很大关系。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速度加快,很多小县城也开通了高铁,还有一些小县城建了机场,开通支线航班,来往非常方便快捷,成为“县域旅游”的优选目标。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小县城发展旅游经济需要先把交通基础建设好,实现交通便利,让游客能够轻松自驾、坐高铁、乘飞机,既方便又节省出行时间。这样,可以让大城市的市民乐于利用周末去小县城休闲旅游。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县域旅游”接待能力不足问题开始显现出来,需要各地未雨绸缪,加快提升当地旅游服务水平,以满足游客的高品质需求。比如,暑期亲子游占比大幅增加,带孩子的家长偏好住更好的酒店,对餐饮卫生也更为重视。而小县城的星级酒店较少、餐饮服务较为“粗放”,亟待补齐这些短板。比如,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一批中高档酒店、连锁餐饮企业,提升当地酒店、餐饮的服务水平。

此外,小县城在购物消费环境方面,也要予以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强化诚信交易原则,禁止强买强卖、欺诈消费,严厉打击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各地要改善游客消费体验,提高消费维权处理效率,统一“退换货”售后服务标准,让游客享受宾至如归的服务,如此才能接住旅游市场下沉带来的“泼天富贵”,进而实现长远稳健发展。

2024-08-1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6947.html 1 “去小城过暑假”走红 配套服务短板需补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