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 彪
聆听古都历史的讲解,感受古代建筑的宏伟,探寻城市魅力、感受中轴线“烟火气”……8月3日至5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漫步北京”中轴揽胜文化探访活动,邀请北京市民、中外游客、媒体达人沉浸式探寻中轴线之美,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
“此次探访活动采用City Walk的形式,引导市民游客选择‘慢的’‘静的’方式探访核心区,在满足市民游客需求的同时,也让核心区‘静下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处长张靖介绍,两条精心设计的探访路线,覆盖中轴线的经典与特色点位。其中线路一探访钟鼓楼、万宁桥、地安门,经景山公园、关帝庙、寿皇殿,到万春亭。线路二自景山出发,经地安门雁翅楼、东不压桥、玉河故道、万宁桥、钟鼓楼广场,最后抵达宏恩观。
8月4日上午8时,钟鼓楼广场上早已人声鼎沸,不少外国游客和附近居民一起踢毽子、舞彩绸,现场好不热闹。
“我为首都拥有这样一条独具特色的中轴线而自豪。”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韩彩琼说,这种City Walk的实地探寻,并配有文化专家讲述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故事,能让大家更加深入地感知中轴线的文化魅力。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钟鼓楼里有计时仪器、定更之鼓、报时之钟,凭借高大的建筑形体和特殊的扩音构造,向当时的人们报送时间,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
5日上午8时20分,景山公园东门外,参加线路二活动的国内外游客陆续集合,大家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却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你好,我叫王成功,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来自西非加纳的留学生主动向记者打招呼,“我觉得中轴线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北京很多景点像是故宫、天安门、天坛都在这条线上,这些都是我想去看看的地方。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我可以作为宣传员,把中国文化也传播到非洲。”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众人拾级而上,到达景山万春亭——这里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紫禁城太壮观了、太震撼了,下次我一定要进去看一看。”站在万春亭向下俯瞰,中轴线壮美的景观和严整的规划布局尽收眼底,外国游客一边拍照一边感慨。
“我来中国快一年啦。朋友们推荐我到中轴线看看,我一直期待能有机会打卡中轴线。”从景山公园走到钟鼓楼,来自重庆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王炎一直在认真地观察、记录所见所闻,用心感受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漫步在中轴线上,一步一景,步步倾心。“太神奇了!真的太神奇了,这里非常复古。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让人感觉到历史与现代的交织。”来自摩纳哥的希查姆说。
“请问店内有北京中轴线护照吗?”“今天有哪些中轴线的章可以盖?”5日12时,众人走进位于钟鼓楼北侧宏恩观内的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前来店内选购文创的顾客络绎不绝。展台上摆放着北京中轴线护照、明信片等文创产品。王炎买了本中轴线护照,一边盖章一边说:“原来还有这么多值得打卡的地方。回去后,我一定要把这里的美景美食介绍给朋友。”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两位文化专家担任讲师。他们以独到的视角和生动的讲述,引领游客们漫步在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城市脊梁上,感受着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文化震撼与心灵触动。线路一的文化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文化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马晓东说,“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中轴线涉及面很广,在钟鼓楼,我们可以了解北京建城、建都以及关于‘时间’的发展历史。到万宁桥,我们可以学习北京城的水系建设……”
“期待更多国际友人踏上北京中轴线之旅,近距离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线路二的文化讲师窦俊杰说,“我从事文旅工作多年,明显感到来京游客和入境游客对首都文化内涵的认知越来越立体、丰富,希望更多国内外游客能参与到类似的探访活动中来,共同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中轴线文化。”
一条中轴线,一部文明史。“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更多人真正走进中轴线,感受这条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张靖介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采取“远中近”措施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即通过“远期”制定《北京中轴线旅游服务管理规划》,“中期”优化丰富中轴线旅游产品供给,“近期”举办中轴线文化探访体验活动,逐步增加中轴线旅游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