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3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声音

“新职业的涌现,既得益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机遇,也折射着乡村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乡土博物馆管理员、民宿管家、“乡村CEO”……近年来,许多新职业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大放光彩。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新职业之“新”,不仅在于名字、形式之新,更在于其中涌动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能够不断释放“乘数效应”,为乡村发展赋能。北京怀柔区四渡河村,一个长期以板栗种植为主要产业的远郊小村,想发展文旅,但基础欠佳,如何破题?“00后”民宿管家刘慧敏带来“金点子”——擦亮美食招牌,推出栗子宴赢得口碑,民宿实现扭亏为盈;文旅知名度低,便引入互联网思维,把直播间架到田间地头,探索“景区盲盒”等新玩法,受到游客欢迎。现在,乡村产业发展目标更加多元,领域更加细分,只有思路活、理念新,才能整合资源、找准赛道、抢抓机遇。

“让观众权益得到保护、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确保讲解内容准确无误,才是博物馆社会讲解服务的正确发展方向”

——近期,伴随暑期博物馆热一起被热议的,还有博物馆非官方讲解服务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对此,《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指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需要探索更多创新途径,规范好社会讲解是增加博物馆讲解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居高不下的博物馆讲解需求,一方面需要有更多的“馆”方声音,增加官方讲解服务频次,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与此同时,可推广使用电子导览系统和其他科技手段,以弥补人工讲解资源的不足。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

2024-08-13 龚立仁 “新职业的涌现,既得益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机遇,也折射着乡村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6894.html 1 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