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快培养掌握数字化技术、具有跨学科融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使命、实现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高校不断推动产教融合及校企、校地合作,但是合作程度不深,其原因之一是当前高校学生跨学科知识储备不足、数字化信息技术掌握不够。在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对旅游新业态的敏感度不够、知识底蕴不足、信息技术掌握不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由于缺乏艺术设计、数字化技术、农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知识专业训练,综合能力不强,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匹配,这种不匹配成为大学生就业难和旅游行业企业招聘难的一方面原因。新时代旅游发展,需要更多掌握跨学科知识、掌握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融合教学不足,学生掌握知识较为单一
跟上旅游业发展的时代步伐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康养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的兴起,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康养医疗、老年心理、农业技术、生态科普等相关知识。近年来,研学旅游快速发展,这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班级管理、学生心理等知识,还需要掌握户外安全教育、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处理等技能,同时需要掌握运用数字化技术还原古代历史场景、进行非遗展示及开发文创产品的能力。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的意识较弱,学生获取的知识较为单一,数字化信息技术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旅游新业态的发展需求。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度较低,学生产学研用能力较弱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于经费、安全考虑,教师较少带学生外出实践,授课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由于缺乏实践项目驱动和任务推动,学生未能正确认识学习医学、农学、艺术、信息技术等知识的重要性,学科相互融合缺乏载体。学生数字化技能停留在理论上,尚未真正应用于旅游产品策划、旅游营销、旅游目的地经营与管理等实际工作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密切,学生产学研用能力较弱,导致对自身专业发展感到迷茫和困惑,专业认同感不强。
(三)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学生数字化技术掌握不足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渗透到旅游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交通信息管理,客源地信息获取,游客消费偏好获取等均依赖大数据。无论是旅游广告宣传还是旅游营销,主要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缺乏,将难以适应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师参与数字化技能培训较少,教师讲授的知识较为陈旧等因素的存在,大部分教师主要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学生数字化技术掌握不足。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推动理论课堂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以比赛带动,组建跨专业学生团队和跨专业指导教师团队,促进旅游与艺术、农学、数字技术等跨学科交叉融合。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修外国语、艺术设计、信息技术等第二学位,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文创产品设计、国际导游业务、智慧旅游设计等综合能力。以项目带动,以兴趣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不同专业学生、跨学科教师,真正把旅游管理知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旅游发展实践中,从文化挖掘、旅游产品策划到旅游营销等多环节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推动校地协同育人,提高学生产学研用能力
推动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与地方企业、乡村合作,把实践课堂搬到企业和乡村,根据企业、乡村用人需求和学生兴趣,组建产业班,以“课堂企业+企业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文创产品设计等项目。借助“课堂企业+企业课堂”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入企业、深入基层,参与旅游产品策划的实践业务,让企业变成教学的一线。以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授课的方式,真题真做,切实提高学生产学研用能力。
(三)加强学生数字化技术训练,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快速更新,旅游业发展需要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旅游宣传广告依靠新媒体技术,文创产品设计、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文创、历史文物古迹沉浸式体验等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高校要加强旅游管理与信息技术专业融合,强化学生信息技术训练,推进旅游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学校加强与地方企业、乡村合作,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与智慧旅游建设、景区管理、酒店管理数字化项目,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感受数字化技术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便利,从而主动学习数字化技术,投身行业,推动旅游业朝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黄小芬,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民族院校乡村旅游人才“双创”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JGA356);2021年度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旅游策划学》(项目编号:KCSZ2021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