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邰子君
“各位观众过年好,一会儿我们有免费讲解,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先到我这儿来集合。”2月13日大年初四下午,南京六朝博物馆内,64岁的“六朝青”志愿者张晓刚又开启了一场临时安排的志愿讲解服务。
“南京对全国各地游客的吸引力太大了,这两天我接待的游客中,有80%都是外地游客,有的甚至刚刚落地南京,就提着行李箱直奔我们六朝博物馆。”张晓刚说。
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5日,南京全市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乡村旅游等监测点累计接待游客1043.9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上升258.4%。面对全国各地游客的高涨热情,南京文旅志愿者放弃团圆时光,走上志愿服务岗位,守护游客的“诗和远方”。
“这些瓦当图案中,最具南京特色的就是人面瓦当,看上去有的大笑,有的浅笑,被称为‘来自六朝的微笑’。”在六朝博物馆“瓦当的一天”展区,张晓刚声情并茂地为游客讲述着瓦当和南京历史文化的渊源。观众们专注听讲的样子,让张晓刚讲得更加起劲,常常出现“加时”讲解的情况。
张晓刚退休后通过层层考核成为“六朝青”志愿者。他说,春节前4天,他有3天都在六朝博物馆提供讲解服务,“六朝青”志愿者还有个微信群,他随时关注着群内情况,如果需要“支援”,他就立即从家中赶来。
“讲解过程中,我发现来参观博物馆的孩子特别多,这让我特别高兴。每次遇到孩子们,我都会把他们招呼到队伍前面来,给他们多讲一点。我们应该通过讲解服务,让博物馆热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把六朝文化宣传出去。”张晓刚说。
六朝博物馆副馆长贺湘介绍,博物馆单日最大承载量是8000多人次,从大年初二开始,博物馆游客量逐日递增,初四就达到了临界值。为满足观众“博物馆里过年”的需求,每天都会有12名“六朝青”志愿者在岗,通过增加讲解场次、“接力”讲解等方式,让更多观众了解六朝文化。
与博物馆志愿者不同,室外景区志愿者面对的游客更多。玄武湖景区的南京青年志愿服务站内,景区志愿者毛文渊在一本《志愿服务工作台账》上详细记录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游客疑问和需求。根据台账统计,景区将会做出相应的服务调整。
“大多数游客是来问路的,也有一些游客来咨询如何乘坐游船、观光车等问题。节假日景区游船项目一般都需要排队,我就会推荐游客使用景区的智慧导览小程序,关注各游船码头的船只情况,同时给游客推荐其他值得一游的项目。”毛文渊说,春节假期前4天,她有3天都在值班,尽管错过了和亲友相聚的机会,但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觉得非常值得。
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戎飞霞介绍,春节前,玄武湖景区推出了智慧导览小程序。通过小程序,游客可随时查询游船码头船只使用情况,智慧导览、智慧停车等服务也都可以在小程序上获取。景区每天还组织了40多名志愿者在游客中心、游船码头、观光车站台等站点做好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