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北宋文学家苏轼写下“文登虽稍远,百事可乐”的诗句,为后人留下对文登这座城市的经典注解。近年来,文登依托西依昆嵛、南临黄海的“蓝绿”生态底色,叠加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文登学”文化,聚焦“山海泉参”优势资源,以资源整合、产品升级、品牌赋能等举措,持续革新文旅体验场景,走出了一条由“旺季游”向“四季游”转变的特色文旅发展之路。
“吃住文登”,激活全季旅游新体验
致力打造精品、错位竞争、多措引流,围绕“吃住文登·嗨游威海”目标,文登区启动“乐居文登、畅行文登、赏味文登、嗨玩文登”等系列活动,推出“文登礼物”大赛、“寻找最美打卡地”、旅游推荐官等评选,积极实施新媒体话题营销,全力打造“文旅+”模式,盛邀四海宾朋做客文登、旅居文登、畅游文登。今年暑期,文登酒店入住率在95%以上。
组织“千里山海 嗨享WEI海”2023最鲜美食荟、“文登康养生活季”药膳大赛等美食评选活动,推出西洋参宴、昆嵛山珍宴、温泉养生宴、老子养生文化宴等特色主题宴,打造了“舌尖”上的文化盛宴。打造“文登学”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开展胶东花饽饽习俗、糖瓜制作技艺展示,丰富夜间文化旅游活动。
印制了《文登乐居地图》,开展“进店有礼”“住宿开奖”“打卡集礼”等营销活动,为游客打造住在文登的“一键式”菜单和趣味体验。天沐温泉获评四星级旅游饭店,成为胶东地区首个“双四星”单位。
“购”是旅游六要素的重要一环。文登区着力建设提升“文登礼物”商品品牌运营、甄选、发布、宣传和营销机制,推动文旅商品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组织“文登礼物”商品“组团”走进刘公岛、荣成倪氏海泰酒店、东浦湾房车营地等“网红”场所,亮相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国际渔博会等展会,让“文登礼物”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文登的重要窗口。
积极“走出去”,赴东三省、上海、河北等地,向当地行业协会、旅行社推介文登特色美食和旅游住宿资源,达成了开拓市场、互送客源等多项合作。强化线上“引流”,积极策划网络话题营销,打造文登旅游的网络宣传矩阵。话题“吃住文登嗨游威海”累计阅读量突破3593万次;“寻找最美打卡地评选”推广活动阅读量突破百万次……“引爆式”推送激发了游客线下体验意愿。
由点及面,深耕“研学+”旅行市场
近年来,文登区瞄准“好学文登 红色文登 智造文登”城市品牌定位,立足区域内优质的红色文化、海洋游、乡村游和非遗游等优质资源,把研学和游学旅游市场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一环,创新打造“研学+红色+工业+海洋+乡村+非遗”旅游新模式,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研学和游学旅行目的地。
以“千里山海 乐享文登”为主题,陆续举办了桃花节、李龙山会、樱桃节、西洋参节庆活动等,以“乡村+”融入美食汇、亲子体验、非遗展示、野外拓展等环节,提升研学旅行新体验。围绕海景、山景和生态优势,推出首届露营节、赶海节等主题节庆,拉动亲子游、户外游、海洋游等市场,丰富“千里山海”休闲度假新场景。在天福山景区打造文登区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有效提升文登红色胶东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结合文登学,发起的“文星石—金榜题名”“文昌帝君—文运功名”营销话题,引发“在文登”新媒体阅读量超1000万次。
深入落实“引客入文”计划,与多家游学机构达成重要合作成果。与上海海上美育促成首批“千里山海”全国青少年威海游学营在文登开营,5个游学团数百名上海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7月开幕的“红色文登·康养福地”中国(文登)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研讨会暨全国大中学生文旅研学实践项目,吸引了全国10所高校师生汇聚一堂,实现产学研优势互补、互利共赢。8月,广和乡村振兴游学基地暨全国中小学生思维特训营游学实践项目落地文登,来自新疆、天津、西安等全国各地的学员共度游学时光。截至目前,赴文登游学团队有5000多个。
资源驱动,推动康养产业提档升级
文登是中国长寿之乡,康养是文登的“金字招牌”。文登区紧扣市场需求,挖掘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养生资源,积极创新培育康养旅游新业态,开发出道教康养游、温泉康养游、生态养生康养游、运动休闲康养游和中医药康养游等系列康养旅游拳头产品。
聚焦资源赋能,着重突出“山海泉参”地域特色,围绕“山”特色,着力打造集观光赏景、休闲采摘、餐饮娱乐、特色民宿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做好“海”的文章,持续打响潮汐公社文旅品牌,延长赶海、亲海、玩海经济链条;打好“泉”字牌,坚持龙头引领、特色补充,温泉资源与养生文化综合开发并重,推动温泉类景区提档升级;念好“参字经”,依托“绿色黄金”西洋参产业,开展药膳大赛、文化节等活动,整合发展周边乡村休闲业态。以康养品质升级打破“一季游”刻板印象,推动“旺季游”变“四季游”。
为进一步叫响文登康养品牌,2023威海(文登)康养生活季期间,还将陆续开展药膳大赛菜品、“文登沐汤图鉴”发布等主题活动,加快康养产业链条实现资源整合、产品聚合、产业融合,进一步彰显文登“四季康养”的独特魅力。
(黎青 李思政 刘一慧 杜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