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首场演出——由广西推荐的彩调剧《新刘三姐》,在天津武清影剧院上演。演员们精彩的演绎征服了现场观众,演出过程中,掌声如潮,喝彩声不绝于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苗庆旺出席了演出活动,并看望慰问演职人员,鼓励他们紧扣新时代主题,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经文化和旅游部遴选、初评和公示,彩调剧《新刘三姐》入围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终评,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彩剧目共同角逐本届文华大奖。
《新刘三姐》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广西戏剧院创作排演,是一部讲述壮乡儿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最后走向人民向往的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时代现实题材作品。
《新刘三姐》是在传承发展广西刘三姐文化的基础上,用新的主题、新的语境、新的人物、新的演绎、新的舞台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火热生活,塑造了善良、美丽、坚强的刘三姐形象,演绎着当代壮乡人对山歌的热爱,对家乡青山绿水的坚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新刘三姐》艺术特点在于,剧目在艺术上既有彩调剧《刘三姐》的传统音乐元素,又有新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在唱响时代精神的同时没有忘怀历史的风骨。剧目主题鲜明,体现文化坚守;唱词精彩,具有文学魅力;音乐优美,融合经典、新创;戏曲韵味浓郁,突出彩调特点;科技融入舞美,舞台表现清新唯美;以小故事体现大主题、以小切口折射大变革;巧妙创作辅以山歌文化、地域文化、刘三姐文化、时尚文化等多元融合的戏曲表达,深情讴歌广西乡村振兴的时代风貌。
诞生于1958年的彩调剧《刘三姐》是中国舞台艺术的经典,讲述了一个为了维护自由和尊严,以山歌进行顽强抗争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在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的指导下,广西文艺工作者结合对新时代壮美广西发展画卷的思考与感悟,以广西本土彩调剧形式打造的、由广西戏剧院创作排演的彩调剧《新刘三姐》因此诞生。
作为经典“刘三姐”的创新之作,该剧的音乐创作面临巨大挑战。作曲在保持传统彩调的经典唱腔唱段的基础上,融合了流行音乐、歌剧、山歌的元素,让剧中音乐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同时,采用了大交响乐作为配合,使整体音乐风格更加恢宏大气。
《新刘三姐》自2019年首演以来,经历了四次重大修改和30余次的内容提升,共演出81场次,参加了多个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得到了业内人士以及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表示,经过3年打磨,相信《新刘三姐》已经具备创精品、夺大奖的基础和实力,能够在高水平的舞台上展现广西风采与实力,展现广西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为广西增光添彩。(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