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
第05版:旅游报05版

聊城高新区: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精神文化的美好象征,总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延续下去,超越时空、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聊城高新区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市级代表性项目5项,县区级非遗项目5项,同时建成非遗工作室3处。以地方习俗为主的非遗文化璀璨盛放,充分展示了聊城高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风情习俗,进一步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聊城高新区的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光荣使命,以一份质朴的心愿努力做好非遗“守艺人”。据介绍,非遗项目“叶氏木板大鼓”传承人叶泗常的一身本领源于祖辈师傅的口传身授,成型于独当一面的技艺坚守,活跃于聊城市大大小小的演出舞台;孟尝君酒酿造工艺在传承人韩宪增的手里发扬光大,韩宪增成为远近闻名的酿酒大师,如今还创办了山东孟尝君酒业有限公司,平均年收入能达到5000万元,用于保护该项目的资金高达2000万元;杨氏膏药技艺让传承人杨学生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大夫,在黑龙江、海南等地开办培训班,全年培训学生1000余人次。

下一步,聊城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完善保护措施,健全保护体系,成立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保护协会;以聊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依托,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记录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技艺特点、传承活动,并建立传承档案和数据库;继续举办非遗培训班、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探索非遗传播新方式与新途径。(李宁 邢晓光)

2020-12-07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52663.html 1 聊城高新区: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