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带来了多份提案,涉及加强遗产保护和传承、促进“文化兴疆”、振兴中华老字号、加强我国考古队伍建设及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力量等方面。

加强遗产保护和传承

贺云翱坦言,近年来,中国文物抢救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需要还不相匹配,我国拥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团体仅80多家。同时,基层市县级的文物管理力量薄弱。他呼吁,全国每一个地级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应成立考古专业机构,增配市县级文物管理人手。

贺云翱多次去新疆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考察。他说,新疆自古以来便是沟通亚欧大陆东西方文化,开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保存了众多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资源。但从调研情况看,新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可参观目的地的比例仅为4.1%,文化遗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空间巨大。抓住这个特色资源推动地域发展的“牛鼻子”,做好顶层设计、前期规划,新疆完全能够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文旅融合是一种智慧   

贺云翱表示,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融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如何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如何发挥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文物如何通过旅游“活”起来,文化如何通过旅游传承和复兴,贺云翱建议,一是充分挖掘目的地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特殊性和宝贵性。“旅游就是要寻找异质性的文化体验,让有限的生命过程感受到更多的文化场景,有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价值,增加生命的厚度、深度和广度,这是人们旅游的潜在意识。如果我们不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从历史中感悟各民族不同文化,感悟人民的智慧,感悟文明的特质,是无法真正实现融合和传承的。”二是大力推进文化场馆配套建设,将地上的与地下的、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的与自然的结合起来,如建设博物馆、展示馆、体验馆,提供休闲舒适的公共空间,研发相关出版物、文创产品、数字产品等。三是警惕生态型景区的“纯生态化”。自然遗产地有文化,文化遗产地有自然,人与自然从来就不可分离。需要综合、同步、科学、全面、系统地表达和挖掘生态型景区文化内涵,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其加以科学阐释,通过参与性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增进对景区文化的了解。

适应不断转变的旅行方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行方式也发生转变。贺云翱认为,人们的出游要求不再局限于“看热闹”了,而是需要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收获。可能会出现几种趋势性变化:一是研学游,追求寓教于乐,边旅游边汲取知识;二是对话游,志同道合的人同行,与专家对话、与游览对象“对话”;三是深度游,在一个地方呆上十天半个月,或者多次去同一个文化丰富的地方,走进生活细节,“做一回当地人”;四是参与游,直接参与考古、文化调查、采风等;五是网上游,通过科技手段在“云”端赏景观展,体验当地特色。

“文化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旅游行业的日益繁荣,民众对身心健康的日益重视,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重要体现。一座历史城市、一处景区、一条古街、一个传统村落,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旅游的方式呈现文化价值,其形态将越来越多样,而具有文化特质的项目也将越来越有价值。”贺云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