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 周荣光

打破传统单向传播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参与和跨界融合,可以让文物从冰冷的展柜中“走”出来,在观众面前“活”起来

夜幕低垂,河南洛阳博物馆内灯火通明,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讲解员身着古装,带领游客穿梭于历史长河;专业演员化身胡商,吆喝声回荡在展厅;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历史场景的亲历者。这一幅幅生动的文化图景,折射出当代博物馆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参与,从文化殿堂拓展为消费新场景。

洛阳博物馆“一夜探古今”活动持续火爆的现象表明,打破传统单向传播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参与和跨界融合,让文物从冰冷的展柜中“走”出来,在观众面前“活”起来,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触摸”历史,文化记忆的烙印自然会更加深刻持久。

近年来,“博物馆+剧本杀”“博物馆+夜游”“博物馆+话剧”等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些跨界融合不仅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更创造出全新的消费场景。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奇幻游、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话剧表演,都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体验的成功尝试。

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协同发力,为博物馆创新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洛阳市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文创开发措施,通过建立科学的收益分配机制,破解了长期制约文博单位创新活力的体制障碍。当文博工作者的创新价值得到合理回报,当博物馆能够通过优质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会激发出更多创造力。这种制度创新比单纯增加投入更具深远意义,可以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创新生态。

期待更多博物馆在坚守文化本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找准学术性与大众化的最佳结合点,让沉睡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走进现代生活,成为提振消费、促进文化繁荣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5-05-20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103112.html 1 “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