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近日发表题为《年轻人为啥爱上逛集市》的评论指出,集市既是买东西、卖东西的场所,也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载体。现实中,有的集市场地基础设施跟不上,卫生环境较差。改造提升乡村集市,应该也完全可以与现代生活相对接、与文旅等产业相融合。比如,河南信阳市郝堂村着重打造非遗、老字号产品等7个特色休闲集市,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壮大。改造提升集市,最忌“千集一面”。只有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集市,推动集市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才能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文化要先行,文化产业在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围绕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光明日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产业就是乡村全面振兴塑形、铸魂的利器。扎实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旅游服务效能,不断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澎湃的文化力量。 (本版编辑 龚立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