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董亮)2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签署《文旅行业新兴业态职业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整合三方资源,构建“育、评、用”一体化人才发展生态圈,为内蒙古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人才支撑。
据介绍,当前在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的引领下,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行业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民宿管家、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旅游咨询员、考古探掘工等新职业已成为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但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评价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升级。此次三方合作将通过专项职业能力开发、实训基地共建、就业创业服务联动等举措,精准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根据协议,3家单位将聚焦产教融合,联合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布局3家自治区级、12家盟市级文旅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重点围绕民宿管家等新业态领域,开展实战化培训,推动职业院校动态调整专业,形成“课堂学技艺、基地练本领、企业验成果”的闭环培养模式;聚焦文化赋能,开发专项职业能力标准,将非遗传承、红色旅游等特色内容纳入培训体系,培育“讲好内蒙古故事”的技能人才;聚焦服务升级,建立文旅人才培育发展共同体,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政策支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