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第08版:旅游报08版

砥砺前行的河北画院40年

2024年,河北画院建院40周年。40年来,河北画院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名家辈出,涌现了大量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

1953年,河北省美术工作室成立,燕赵大地杰出美术家汇聚一堂。一批批再现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作品面世,一代代美术创作骨干在燕赵大地成长。1984年1月,在河北省美术工作室基础上,集美术创作、研究、管理和培训于一体的河北画院应运而生,李可染题写院名。2005年5月,河北美术馆竣工并投入使用。同时,河北美术馆与河北画院由河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实行院馆一体管理体制。

主题创作根植于人民

河北画院艺术家在燕赵历史文化滋养下,不断深化拓展地域特色文化,对河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走进太行:美术家采风、写生活动”成为河北画院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被原文化部评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项目。自2009年开始,先后组织本省及全国各地百余位名家“走进太行”,到河北古村落进行写生、采风和创作;此后,又对京杭大运河(河北段)进行采风、写生和创作;举行“走进塞罕坝——全国名家写生活动”。正是这些艺术家谨饬、激越地审视和挖掘,使得这些佳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场馆呈现。

孕育大师创作艺术经典

河北画院艺术家在各自领域进行深入的艺术挖掘,不仅在艺术史留下足印,也为后来者树立起学术标杆。一批承载河北区域文化特质和时代征象的佳作不断面世,代表作陆续入选原文化部、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等机构主办的大展,并屡获国家级乃至国际奖项。如,韩羽国画《武松打虎》获得“第十一届布尔诺国际实用美术展览会”铜牌奖;王怀骐连环画《红旗谱》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李彦鹏版画《塬上》获得原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金奖;张立农作品《夏日海岸》获“时代风采——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金奖。

学术立院打造文化地标

河北画院在40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的宗旨,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先后主办“河北画院首届美术作品展览”“庆祝河北画院建院20周年美术作品展”“英雄河北·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展”“艺术巨匠徐悲鸿原作展”“陆俨少书画精品展”等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展览,还助力协办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综合材料绘画展”。“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走进太行’全国美术家作品展”参评“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区域风貌和时代精神抒写的绘画表达——河北美术馆馆藏主题性美术创作作品研究展·油画篇”展出项目,入选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

理论研究亦被河北画院视为生命,2009年,河北画院开始以《河北画院丛书》为阵地和窗口,开展多渠道全方位横向纵向的理论研究,邀请全国艺术家、理论家参与丛书编撰,加强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河北画院在坚持开拓创新的同时,还不断积极进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俄罗斯、法国、日本、坦桑尼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联手举办邀请展、交流展,既有“走出去”,又有“请进来”。

人才培养耸起学术高原

较强的辐射力是河北画院占据河北美术中心点要因之一。为发掘和培养河北美术创作人才,河北画院不遗余力。1992年,由原河北省文化厅实施、河北画院承办河北省画家创作班。创作班先后举办4期,遍及全省各地55位画家的艺术品质在此得到了升华,大量人才走出河北,成为中国美术界中坚力量。他们在创作班完竣的佳作,丰富了河北画院的收藏。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河北画院有着40年的辉煌发展史,立足于40年的丰厚底蕴,河北画院将以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更多能够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的力作,这是河北画院人永远不变的追求。

(张之军,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党总支书记、馆<院>长)

2024-10-24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8284.html 1 砥砺前行的河北画院40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