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万峰
自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吉林省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布局逐渐优化。在吉林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旅游业已经是保增长、促转型、拉内需的一个重要领域。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丰厚的工业文化资源,应积极推动全省工业旅游的发展。
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工业旅游的特殊效用在于能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中认识企业、认同产品、认知城市,从而达到企业、产品、城市“三赢”的目的。工业旅游在促进绿色发展、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保护工业遗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教优势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崛起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战略地位突出的地区。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强东北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实力,优化发展格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吉林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吉林工业旅游资源丰富,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冶金、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客车制造业等历史悠久,为发展工业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工业旅游的基本路径
吉林应找准发展定位、产品定位,深度开发本土工业旅游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
一、整合保护工业旅游资源,走“全域统筹”之路
树立工业遗产保护理念,保护好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强化对有工业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址的保护,加大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百年老厂区、老厂房等工业遗址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明晰地方工业遗产保护责任。
二、培育特色工业旅游产品,走“转型升级”之路
以创新和开放为驱动力,以促进工业产业、工业园区、工业企业转型提质为重点,充分利用吉林在重型机械、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方面良好的产业优势,紧扣转型升级这一抓手,将旅游业融入工业产业,重点发展工业遗产、文化创意、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研学科普等工业旅游模式,打造吉林工业旅游结构体系。引导企业通过教育研学、工艺体验、文艺展演、工业文创等形式增强游客的互动和体验;运用现代展陈理念和声光电技术,丰富工业博物馆展陈内容,增强吸引力和观赏性;改造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开展影视拍摄、绘画写生、艺术创作、科普培训等活动。
三、提升工业旅游品牌影响力,走“创新营销”之路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将长春一汽、吉林化工等打造为国内外知名工业旅游品牌。支持企业深化与旅行社及旅游电商的合作,推出一批在国内叫得响的精品工业旅游专题线路,提升吉林工业旅游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吉林工业旅游资源优势,依托主流媒体和网络资源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影响力较大的大众传媒开展联合营销,树立吉林工业旅游形象。积极打造工业旅游发展大会、工业旅游博览会等重要品牌载体,承办独特的工业旅游相关会展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合作和旅游推广及互换游客活动,不断提升吉林工业旅游的“吸睛能力”,不断强化品牌形象,从而扩大和提升吉林工业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四、构建全新工业旅游环境,走“优化服务”之路
充分发挥工业资源优势、旅游企业服务优势,实施工业与旅游业联合经营战略,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引导作用,全面改善工业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条件,用好互联网+、5G+、AR+等高科技手段,把工业文化融入“食、住、行、游、购、娱”要素中,围绕结构化覆盖、标准化升级、品质化提升,全面推进旅游要素体系建设。增设与工业旅游相关的文化、娱乐设施,提升工业旅游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整个工业旅游的环境更具吸引力,延长旅游者的逗留和消费时间。结合文化创意,引进创意旅游商品开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打造吉林特色工业旅游商品体系。引导产、学、研有机结合,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工业旅游专业人才,鼓励工业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成立吉林或东北工业旅游发展联盟,推动工业旅游良性发展。
五、推动工业旅游低碳循环,走“绿色发展”之路
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业旅游发展中,注重提质增效的战略意义和作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全面提高工业旅游绿色发展水平,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和服务,通过旅游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等各个环节增强游客的低碳体验感,打造一批“碳达峰、碳中和”工业旅游示范区、企业。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引导游客形成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加速推动吉林工业旅游的低碳转型。
(作者单位:北京旅游学会、北京九鼎辉煌旅游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