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儿童友好要求在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社会政策等方面充分体现。由此,儿童友好型图书馆建设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提供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的同时,以全方位的空间设计、资源配置和活动策划,创设适合儿童探索、学习和社交的综合性环境,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
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空间设计
图书馆空间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儿童在图书馆中的实际体验。结合儿童年龄特征和信息获取特征,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空间设计需要兼顾安全性、舒适性和启发性。
安全性。在设计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空间时,确保物理安全是首要任务。各类设备应尽量采用圆角设计,避免尖锐边缘和角落,以降低碰撞和擦伤风险;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确保低龄儿童不会轻易滑倒。此外,需要设置安全护栏和防护网,尤其是在楼梯和高处区域,防止儿童意外跌落。在装修材料应用方面,图书馆应选择环保无毒的装修材料,确保空气质量良好。同时,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材料和物品。更重要的是,需要安装监控设备,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巡视,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舒适性。图书馆应设置多个功能区域,如阅读区、游戏区、休息区和活动区等。每个区域需根据儿童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例如,阅读区应配备舒适的座椅和柔和的照明;游戏区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安全玩具;休息区应提供舒适的坐垫和沙发。在桌椅、书架选择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身体尺寸和舒适度,避免儿童因攀爬发生意外。此外,采用明亮、柔和的色调,如蓝色、绿色和黄色,营造温暖和愉悦的环境;利用壁画、装饰品和绿植等元素,增加空间趣味性和观赏性,激发儿童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启发性。除传统的阅读区外,图书馆可以设置创意空间,如手工区、绘画区和音乐区。在手工区,可以提供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制作自己的作品。此外,图书馆可以设置互动展览、数字阅读设备和多媒体展示等,让儿童在参与和互动中学习和成长。如设置互动沙盘,让孩子们通过触摸和操作,了解地理和历史知识。
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资源配置
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配置和阅读材料供给,会直接影响儿童的阅读体验、知识获取与综合素养提升。为了推动儿童全面发展,儿童友好型图书馆应积极供给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并适当开放和应用多媒体资源。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儿童友好型图书馆应提供多种类型的书籍,包括图画书、故事书、科普读物等。其中,图画书具有丰富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能够吸引低龄儿童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故事书则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描绘,增强儿童想象力和理解力;科普读物能够满足儿童对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好奇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应考虑到儿童的阅读能力差异,提供分级阅读材料,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水平。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如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图书馆应提供相应的盲文书籍、有声读物等特殊阅读材料,让他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多媒体资源供给。图书馆主要提供纸质阅读材料,以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深度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图书馆也可适当向儿童开放多媒体阅读资源,包括电子书和电子杂志,强化儿童阅读体验。此外,互动阅读应用设备和程序如触摸屏电脑、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可以为儿童提供互动式的阅读体验,并帮助儿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儿童友好型图书馆还可以顺应智慧城市建设趋势,打造智慧化阅读空间,增设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设备,使儿童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科学实验、自然景观等,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感知能力。
儿童友好型图书馆的活动策划与社区合作
儿童友好型图书馆既是适龄儿童获取知识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场所,也是提升社区文化氛围、促进家庭教育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儿童成长,儿童友好型图书馆需要在活动策划和社区合作上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
在活动策划方面,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故事会、读书分享、好词好句分享等活动,鼓励儿童参与阅读。如每周末举办一次故事会,由图书馆馆员或志愿者讲述经典童话或进行新书推荐,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图书馆可以与当地艺术家合作,定期组织绘画、手工、戏剧等文艺创作活动或展览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艺术的魅力,培养其艺术审美素养。图书馆可以与天文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合作,举办科普讲座、实验室体验等活动,激发儿童科学兴趣,培养儿童探索精神。
在社区合作方面,图书馆可以制订家庭阅读计划,邀请家长与儿童共同参与到阅读计划中,并为其提供相应的阅读指导服务和阅读资源。例如,举办家长讲座,邀请专家分享儿童教育和阅读指导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儿童的阅读和成长。通过亲子阅读活动,促进亲子关系和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与当地小学合作开展校外阅读活动,如读书会、阅读马拉松等,在学校内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扩大儿童阅读规模;与当地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共享图书资源、阅读设施和场地等,共同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机会,提升图书馆在社区中的影响力。(姜凯,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讲师)
本文系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聊城市儿童友好型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编号:ZXKT202425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