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体育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如何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当前体育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体育教育与传统文化二者联系密切,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能够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高校体育教育起到价值引领和教育启示作用。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内容,推动体育教育改革,进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第一,优化课程设置,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新时代,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逐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综合素质的培养。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不仅关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也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此,需要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设置。在进行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时,可适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详尽介绍太极拳中的阴阳平衡、传统武术中的“形神兼备”理念等,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的同时,接触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其次,需要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高校需要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如中国传统体育、传统武术等,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课程的过程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最后,需要开展跨学科合作。高校应鼓励体育与历史、体育与艺术、体育与心理健康等多个学科的跨界教学活动,通过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传承、创新和发展。通过以上措施,可多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奠定基础。
第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思想、伦理道德品质和高尚艺术精神,与高校体育教育有着天然联系。而实践教学是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教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有效开展体育实践教学,首先,要积极组织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可通过定期举办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和展示活动,包括武术比赛、太极拳表演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增加学生参与感、锻炼学生体育技巧、丰富学生体育知识。其次,可在举行节庆活动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春节、中秋节、十一等多个节点,组织舞龙、舞狮、踩高跷、击鼓等体育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节庆氛围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最后,可组织传统文化研学旅游。可让专业教师带队,组织和带领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体育研学旅游,前往武术发源地、太极拳名村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进行现场学习和实地考察,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第三,加强科研支撑,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的瑰宝,对现代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文化自信和国民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成为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科技支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体育教育两者的融合创新。
首先,需要加大体育科研投入。国家和高校应加大对传统体育文化科研的经费投入,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传统体育科研事业,让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其次,需要提高传统体育文化科研能力。要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科研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进而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获取更多研究成果,为推动传统体育创新保驾护航。最后,需要加强体育科研应用。应积极推进传统体育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岗位培训、组织某些运动项目的现场运动技术交流会与科技普及活动等,为推动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以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体育人才。
第四,重视国际交流,积极对外展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体育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式各样的体育赛事、体育论坛、体育交流活动等层出不穷,体育成为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其旨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身心兼修,民族特色鲜明。新时代,需要重视国际交流,积极对外展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首先,可以开展留学生文化体验。通过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为在华留学生提供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机会,以培养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次,可以设立国际合作项目。可与国外高校、体育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交流项目,如师生交流、联合研究等,以扩大国际影响力。最后,可以开设国际课程。要充分发挥媒体与网络平台的优势,在国际教育项目中发布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相关内容,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吸引更多国际友人关注和了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内外的发展和传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任重道远,需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科研支撑、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传统文化有机渗入体育教育。展望未来,需要政府、高校、企业、机构、社会各界携手共建、共同努力,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杨小宁,重庆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本文系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赛研结合的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g21307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