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3日
第07版:旅游报07版

半边山下

本版插画 芝芝

□ 王 群

“小王!来山里玩啊,我请你喝咖啡!”每次与邱姐联系,她总是很客气地邀请我去半边山下喝咖啡。“咖啡”二字在她的方言里显得十分跳脱,像是普通话,却又带着乡音,就如同时髦的咖啡在茅山脚下扎了根。拗不过邱姐的热情,在一场雨后,我们去往江苏金坛半边山下的野莉芙咖啡店。

适宜的雨是大山最好的美妆,此时的山村越发俊秀。前往野莉芙咖啡店的路上,就可将半边山下,这个有山有水,有竹海茶田,风景旖旎,生活恬淡的地方管窥一番。

半边山下,乍听这座小山村的名字,就觉得充满浓浓的诗情画意。古代名士常有名、字、号,而这座茅山脚下的小村庄也有名、字、号。它本名茅东林场场部,小字金牛山庄,号半边山下。而半边山下名号的由来也很特别,因为茅山处于江苏句容和金坛交界处,这里的山大多由两地共管,就是当地人说的“一家一半”,半边山下正处于茅山主峰大茅峰南麓,这便是第一层“半边山下”。茅山山脉南北蜿蜒,有众多山峰与余脉,其中村庄东侧就有一座小山名为“半边山”,这是第二层“半边山下”。小村被群山围绕,清晨可观日出百羊(山),黄昏可赏夕照长龙(山),东南西北皆是山,处在山谷盆地里的人放眼只见四周山的半坡,这便是第三层“半边山下”。

如此风景绝佳之处自然吸引了不少人聚居,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用尽心力耕耘着这片茅山桃源。如今,小村还吸纳了不少寻找诗意生活的“新村民”,他们一同打造着美丽的半边山下,风格各异的民宿、特色农家餐馆、茶舍、咖啡店等各种业态应运而生。

野莉芙咖啡店的装修颇有格调,一方面展示了店主在多个城市游历的故事,另一方面又紧紧贴合山村的风情。半边山下的房子统一规划成了徽派模样,所以咖啡店的外观也是徽派的,但内里又呈现一种现代派的热烈,有多种颜色的强烈撞击。店里放着柔美的轻音乐,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九龙潭与竹海。坐在这里,只觉安静与热闹、田园与时尚完美结合。

“两杯拿铁、一杯美式……”邱姐熟练地点着单。在这之前,她询问过我喝什么,我说都可以,让她做主。看得出,邱姐对这里的咖啡已经很熟悉,不过她念这些咖啡名还是带着方言味道的跳脱。

老板娘将咖啡端来的时候,也与我们热情招呼,还给我们赠送了甜点。

“我不与她客气的,她现在也是我们村里人,这个呀就是我们村里的咖啡。”邱姐指着老板娘笑着说。

“可不是吗?我们都是一个村上的。”老板娘也附和道,看得出她们的确是好朋友、好邻居。

咖啡店里客人不断,来半边山下的游客多半会进来瞧瞧。无论是否点单,老板娘都会热情接待,耐心接受咨询,仔细提供帮助,也的确像一个“我们村里人”。

也许咖啡店经营的初衷只是为了吸引游客,但在不知不觉中,我发现咖啡也成了邱姐及许多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换作从前,我真是很难想象,这群乡村阿姨会在闲暇时聚在咖啡店里,端起咖啡聊家常,说不定也会轻声唱:“哎!茅山四时好风光喽……”

也许邱姐她们一开始去喝咖啡只是因为新奇与时髦,想和游人一样去赶一回热闹。而现在,我更多地认为她们是在变化中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习惯一种新的乡村宁静,拥有一种新的乡村文艺,体验一种新的忙碌后的悠闲。

从前去半边山下,只知道半山日出、半山日落,春有半山访茶,夏有半山听雨,秋有半山望月,冬有半山问松……如今去半边山下,一定要品尝这里的咖啡,因为可以走进半山人的生活,感受半山人的文艺。

2024-07-23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6469.html 1 半边山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