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第04版:旅游报04版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探索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累积的精神财富,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课程的“活教材”。英语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承担着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重任。数智时代,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既能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引领作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又能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实现高校英语教学铸魂育人的目的。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价值蕴意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要积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既能够发挥语言教学文化育人的功能,又能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国际交流中展现出自信和尊重,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具体而言,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其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载体。高校英语课程作为红色文化的介质,不仅能够有效传授语言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能够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其正确运用英语传播红色文化,从而助力红色文化传播与传承,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此外,通过学习和对比中西文化差异,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辨别力,培养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二,促进英语本土化教学。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侧重于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以传递西方语言文化和思想观念为主,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红色文化是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的集合,既包括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纪念物等物质形态,也包括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事件等非物质形态。作为一种优质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内容广、形式多,将其融入高校英语教学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符合时代发展需要。高校英语教师借助红色文化,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话题内容和语言素材,既能丰富英语课程内容,打造多元化课程,又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三,助力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具有凝聚民族精神、塑造理想信念的功用。英语作为对外传播的基本语言,在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数智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时空限制,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运用新媒体平台,可使红色文化以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形式融入英语教育中,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红色文化在更大范围传播。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

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红色文化渗透不到位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传播形式单一、传播能力有限等,导致育人效果不佳。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红色文化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相融合,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认同,更大限度提升文化育人效能。

丰富英语教学资源,提升亲和力。首先,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可将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红色资源纳入英语教材,并按主题进行章节划分,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等,确保学生能够清晰解读教材内容。同时,由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编写教材时应注重内容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要通过案例分析、角色对话等方式使红色文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网络资源的运用,以提升红色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可通过引入新案例、新内涵,运用故事思维授课,强化故事情节铺设和细节讲述的方式,使教授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以提高吸引力和说服力,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最后,可在课后组建网络讨论小组,发布定制化的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可采用网络可视化工具收集学生反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英语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需求。

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强吸引力。为更好推动红色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需要借助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以更好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学生带来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体验。具体而言,高校应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如借助虚拟三维场景还原历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红色文化魅力,并鼓励其用英语阐述自身感悟及体会,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同时,英语授课要求教师避免空泛叙事和生硬说教,应根据授课内容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还可以鼓励学生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创作英语歌曲、话剧、散文等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基地、纪念馆等,将抽象的精神符号转化为具体的视觉符号,在体验式活动中让学生感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提高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提升感染力。教师作为高校英语课堂的教授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理解。首先,高校应为英语教师提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培训,如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组织教师红色实践研修等,使教师在系统培训下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并将所学红色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其次,教师应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活动,并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故事,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效。最后,教师应把握红色文化资源与英语教学的逻辑关联,学会运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在使英语理论知识具象化生动化的基础上,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走深更走心。

(张宵,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本文系第三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综合英语》成果之一;第四批校级一流课程《综合英语6-3》成果;2023年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专项任务项目(外语教育)“新文科视阈下天津市财经类高校外语人才核心素养培育研究”(2023ZXWY-QN14)成果;2022年度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新文科视阈下财经类高校外语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JG22-05Z)成果。

2024-07-18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6391.html 1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