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第03版:旅游报03版

吉林市突出“六个强化” 建设“五全”旅游文化名城

□ 曹晶莹

5月17日,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突出冰雪、避暑两大品牌,着力打造全域、全季、全时、全要素、全链条的旅游文化名城。

白山松水间,扬帆再远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推动吉林市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注入了强劲动力。吉林市文旅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勇担使命、扛责在肩,抢抓我国旅游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的历史机遇,沿着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坚定前行。

强化“大棋局”观,抓项目支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引领,发挥串联带动效应,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是大格局建设。2024年,吉林市将重点推动文脉复兴、山水寄情等板块的69个文旅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28.93亿元,计划年内建成投入使用项目26个。二是大力度保障。建立重大文旅项目包保调度机制,破解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方面难题,加速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快投快建、达产达效。三是大手笔招引。针对文化和旅游及配套服务领域实施全链条项目招商行动,全方位吸引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关注,2024年至少谋划并落地一个500万元以上的轻资产项目或5000万元以上的重资产项目。

强化“大景区”观,抓全域旅游。把吉林市全域当作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推动文旅向“全域、全季、全业态、全要素”迈进。一是按照“个体做精、龙头做大、整体做优”的原则,提升景区品质。重点推动北大湖、万科松花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重启松花湖5A级旅游景区创建。二是继续推进城市更新、转角有景等项目建设,把人民对于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好向往变为现实。三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色”。引入民间资本,打造档次高、质量好、服务优的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四是推进旅游厕所、旅游交通、公交导览、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停车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驿站、旅游汽车营地、智慧旅游等设施配套建设。

强化“大品牌”观,抓精品打造。把文旅产品做精做响,出作品、出亮点、出品牌。一是提升冰雪品牌。锚定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世界级冰雪产业基地目标,加快推进北大湖、万科松花湖雪场扩容,谋建世界级滑雪区,高标准举办冰雪赛事、冰雪论坛、冰雪节庆,发展冰雪装备制造,加快培育千亿级冰雪文旅产业,当好“冰雪丝路”“冰雪强省”先锋标杆。二是打造线路品牌。围绕“凇星江山夜,雪鸟石文泉”十大IP把分散的旅游资源有机串联,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珍珠链”。提升优化旅游攻略小程序,系统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三是创新文创品牌。依托东北“三宝”、陶瓷、陨石、冰雪、老字号等地域特色元素,研发推出万种城市“伴手礼”,统筹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打响吉林文创品牌知名度。挖掘冰雪服装、冰雪装备等制造业品牌,丰富吉林文旅产品体系和内涵。

强化“大融合”观,抓文脉复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兑现文化价值。一是寻根溯源。开展夫余文化、西团山文化等课题研究,明晰2200年建城史。开展帽儿山墓地、东团山遗址等考古寻踪工程,继续推进“明清时期东北亚商贸中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面向世界讲好江城故事、展现江城风采。二是赓续发展。实施“文脉复兴”传承发展行动,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加速推进吉林省警务厅旧址、吉海铁路旧址等文博展馆面向公众开放。三是擦亮文化IP。努力把体现吉林特色的雾凇、陨石、冰雪、“吉歌”、吉菜等文化要素包装起来,推介出去。四是多态融合。以江城文化底气、工业底蕴、生态底色为依托,开展“山水寄情”生态慢游、“工业追忆”基地创建、“尚食美味”城市味道、“乡村文化”振兴提升、“红色吉林”继承发扬等行动,多业态融合提升旅游观感体验。

强化“大流量”观,抓宣传营销。吉林市自然资源丰富,旅游服务体系健全,关键是要在提质增效、包装策划、营销推荐上下功夫。一是强化宣传“引流”。动员一切资源宣传推介,形成宣传合力。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吸引名导演、影视剧、娱乐节目来吉拍摄,打响吉林市旅游品牌。善抓互联网热度、短视频流量,积极发动全民宣传,营造人人都是文旅推荐官氛围。二是开展活动“聚流”,吉林市将继续繁荣发展“活动经济”,高质量举办长白山红叶节、白桦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等传统节事;推出夏季到吉林来滑雪、松花湖水上运动派对、狍跑奇遇记幻影夜游等新颖活动;举办大型京剧艺术展演、非遗消费节等文化活动,打造多元化街区演出秀,吸引全国游客“跟着文艺来旅行”。

强化“大服务”观,抓市场保障。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不断提升全市涉旅接待和服务能力。一是实施窗口服务提升行动。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抓好三项提升。抓火车站、客运站、飞机场、公交车、出租车、游客服务中心(驿站)等交通窗口提升;抓停车场、卫生间、街路标志标牌、景区道路通达等配套设施提升;抓酒店、餐饮业提升,全方位提高宾馆、酒店、餐饮服务质量。二是实施从业人员规范行动。坚持贯彻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重点抓好导游员、服务员、驾驶员等“三员”。三是实施应急处置提速行动。对涉旅投诉实施7×24快速响应机制。

(作者为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4-06-25 1 1 中国旅游报 content_95833.html 1 吉林市突出“六个强化” 建设“五全”旅游文化名城 /enpproperty-->